首页 > 起名 > 好名字大全

给孩子起个好名字的标准,参考诗经楚辞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了很多回答。

很多高赞的文章都是拿名人举例。然后再以听起来如何,感觉如何作为依据。

名字好在哪,一句诗词带过。

随便搜了一个

这是篇点赞过万的文章,我扫了一眼。

就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袁克定、藏克家,都位列其中。

因为他们名字中都有一个“克”字。

“克”这个字,从音、义、形方面来说,并没有出彩的地方。很多人名字中之所以带这个字,只是因为辈分原因。无奈之举。其实并不喜欢这个字。

文章里却写成“有意取之”。引用名句典故之后,还附言“寄托了多美好的寓意啊”。

。。。

我们看看,老袁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把这个想法告诉作者的。

显然。老袁的17个儿子,都是克字辈。女儿都是祯字辈。

所以名字里都有一个克字。和所谓的经典“关系不大”。

我们再看看著名的现代诗人、作家,“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

山东诸城人,老家“臧家庄”。熟悉且亲切。

离我很近

看资料记载:

臧克家是名人之后。其曾祖父兄弟四人,分别是俞臣、衡臣、济臣、任臣,皆以学行名于乡里。

其中,尤以臧济臣名气最大。臧济臣于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殿试高中进士,荣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等职。

显然,臧克家名字中也有一个辈分字,不是“克”字。而是“家”字。

老辈名字中多有克、定、制、胜几字。其意思即为安定、长制。定国安邦之意。

所以多见定国、克家、胜邦、制群等名字。

很多人的名字,特别是一些名人。都是有特定家族背景和时代渊源的,并不象文章中说的那样。

其他都是如此,没必要一一举例了。

我在知乎和公众号上手动回答了网友关于起名方面的近千条问题。

但是我发现大量的朋友对名字的认知,还是停留在重名率低、寓意字义好、什么姓氏用什么样的名字好听上。

为了让大家起名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避免入坑,被大师忽悠。

我把一个好名字主要的标准详细做了说明。

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文字和辞藻,简明扼要,目的就是直接解决问题

我们进入正题。

第一类标准:

一、读音

这是最基础的层面,这个问题弄明白,就可以避免拗口、不好听、太普通等种种问题。

汉字的读音由拼音组成。一个字的拼音可以简单的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部分。

如:王 【 声母 W 、韵母 ang 】

刘 【 声母 L 、 韵母 iu

声母有23个: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韵母有24个:

单韵母:a、o、e、i、u、v。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汉字最终的发音多由韵母决定。而声母决定的是发音位置。

很多名字拗口、不顺、听起来别扭,多是因为名字中的字,声母和韵母有重叠

在70、80年代,这样的名字尤为常见。

如:

王亮【wang、liang】-韵母重叠。

刘丽【liu、 li-声母及韵母都有重叠。

孙真【sun 、zhen】-复韵母中的un、en(发声音)相似。

如果中间加一个字。

王东亮【 wang - dong - liang 】

刘东丽【liu - dong - li 】

孙东真【sun - dong - zhen】

这种“叠音”感就会弱化,变得不易察觉。

但问题依然存在。

实用技巧:名字起好以后,第一件事:把拼音标上,看看是否有声韵重叠的情况。

这样就可以筛掉一些拗口和不顺的组合。

有些韵母发音接近,如ang和an,eng、ong和en、un等,也要注意。

再讲一下声调的问题。

现代汉字声调分为四种:阴平(一声)、阳平(二声)、扬声(三声)、去声(四声)。

如果名字都是一个声调,读起来就会呆板,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有时候你选的字可能很好,但读起来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多是这个问题。

看实例:

孙东(冬)真(珍)【 sūn - dōng - zhēn 】

当下流行的古诗文起名多有这类问题,

如子楚、洛夏。

读起来虽然感觉文雅,但要注意和姓氏的搭配。

蒋子楚【 jiǎng - zǐ - chǔ 】

赵洛夏【 zhào - luò - xià 】

实用技巧:这种问题,大家只要大声、快速的读几遍就能发现了(注意音调要读准)。

还有一种情况是声调跳跃大。

如:阴平(一声)字连一个 去声(四声)字。而且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声调又相同。读起来就会有不好听、不顺的感觉。

例如:

周自锋 【 zhōu - zì - fēng 】(1-4-1)

如果把声调调整下,情感就丰富了:

周子风 【 zhōu - zǐ - fēng 】(1-3-1)

周子奉 【 zhōu - zǐ - fèng 】(1-3-4

实用技巧:隔调不过三。尽量少采用类似1-4-1的声调组合。相邻声调连贯性更强。读起来更显顺畅。

还有一个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名字读起来不大气、感觉不开阔,不通畅“。
名字要想“简单大气、郎朗上口、有气势”。

这就涉及读音的第三个层面:

发音位置

关于发音位置的内容很多,我就不去罗列过多的论据资料了。

简单来说,发音位置分为喉音、舌音、齿音等等多类。

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开口音闭口音

如果名字中的字多为闭口音、如一些齿音,舌音。就会给人一种细柔的感觉,偏女性化。
如网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宋文熙、郑嘉欣、张欣奕

这类字在发音的时候,口腔多为闭合状态,声音流通的空间扁平化,且伴有气声。再怎么大声念读也不会显得高亢。

这类字韵母多是:e、u、i、in、un等。

取名想要柔和一些,就可以在选字时多考虑这个方面。

如果名字中多为开口音、如一些喉音,就会感觉开阔许多。

如韵母:a、o、ou、ao、ai、an、ang等。

象网上这些男孩的名字:

宋嘉浩、郑国良、张硕洋

50~70年代,“开口音”在名字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德义文武、信忠卫强,建国安康,勤学红刚”。

满满的当家做主建设新中国的热烈情怀。


读音方面,大家把以上几个方面注意到了,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关于名字土不土这个问题。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其实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必要去调侃、否认。一味的追“流行、风雅”。

流行的特点就是大众都选用,几年之后势必将再次沦为“烂大街”。重走“子”“梓”之路。

表象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要盲目跟风。商业炒作而已。

好,

读音方面搞清楚以后,就可以帮助我们筛掉一部分不合适的名字了。

我们进入到起名的第二类标准。

二、字义

字义、寓意是大家起名最关心的层面,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我们现在的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

象形文字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虽然很多文字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了。

不过,不少汉字还保留了其特征。

如:日、月、人、口、雨、弓、卜等等。

象形类文字的特点就是“所见即所得”。

看到月字,就会自然的想到月亮。也只有“月”字对月亮的代表性最强。

象形类文字所代表的字义表述非常清晰、明确。传递和表达时,不会出现“误读、误解”。

所以象形类的文字在表意方面的作用和效力是最佳的,同时也是最稳定的。

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大众对文字的要求逐渐变为了:“短、平、快”。即易读、易写、易记。

于是很多象形文字就逐渐被取代了,变成了“会意字”和“形声字”。

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拿“人”来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

我在回答网友问题的时候经常提到的叠字,多属于会意字的一种。

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三个“金”组成“鑫”等。

会意字成字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必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

所以会意字的字义多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引申义很多。字义的稳定性就会相对弱一些。

比如很多朋友喜欢的“卿”字,不少人说有清新脱俗、儒风雅致之意。

其实,卿这个字是古代的一种官名。类似我们现代的“局长”“部长”之称谓。

一般社交场合如果我们不知道某人的职务,一般就往“大”了叫,比如:“王总”、“王局”。

古人也是如此,相互之间的敬称,你经常会看到一些诗人写诗题目就是送某卿之某处。

实际上就是送王总出差的意思。之所以不直呼姓名,多半是不熟的关系。

古代的文化载体很少。不象我们现在有网络、有视频。多数是画幅画、提个诗词。

赠与“王卿”,王卿可以裱起来和客人说:看,这是某某雅人/名仕赠与我的(有面子)。

所以象“卿”这种类型的字,字义本身就是代指名词,要说成清新、风雅的意思。

把名词说成形容词,其实是比较牵强的。

这种毫无联系的引申,实际上是把字义更改了。变成了自己造义。

如同把“溪”字解释为曼妙多姿、把“藤”字解释为持之以恒等等。

在汉字中占比最高的字,是形声字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字也是由两个文(符号、偏旁)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字的读音。

形声字在生活中最为常见。

如:珠,左为形,右为发音。带有王字旁多表示和玉石有关。

换成三点水的洙就是河流名。

换成木旁的株又和植物有关了,表示树根。

如果是言字旁的诛就表示诛杀的命令。

换成女字旁的姝又变为了代表美女。

还有蛛、殊、茱、祩、銖等等。

形声字的逻辑很简单,把一些难以用有限笔画或者符号来表达、区分的字,化繁为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来代表“性状、类属”,一部分来“发音”

通过偏旁的不同,来代指、泛指某类事物。

如:一些细柔、矮小的植物。或与之相关的意思,多用“艹”表形。

藤、蔓、花、草、艺、菡、薪、菜等等。

如果名字中较多的使用这种类型的文字,结构虽然清晰。但是往往让人理解不了名字所表达的准确含义

可能你精挑细选了很长时间的名字,其寓意只有自己明白。

知乎上多数关于选名的提问,都是这种类型的组合。

所以你会看到你给的名字越多,下面的回答越五花八门。

看个热门选名实例:

葭霞、葭云、葭伊。
出在-《诗经·蒹葭》
形容女子美貌、优雅。气质出众,与众不同。

这是大家经常会看到的诗经古风起名的一个例子。

里面这个“葭”(jiā)字,估计很多人不认识。按照我上面说的,看读音就知道这个字肯定是个形声字,字义多与细柔、矮小的植物有关。

我们来搜一下:

是指芦苇的一个特定生长阶段-“初生”。

大家看下图,这就是初生的芦苇,冒出水面,刚发绿叶。

看上去很像水草,古代这个假,有借、象之意。

如假寐:假装、好像在睡觉。

这个字的构字,是“ ” 字把 “ ” 换成了 “ ”部。

很显然,这个葭字,读音生僻、字义特指,并不“优秀”,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呢?

看下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原来,因为里面有脍炙人口的“伊人”,名气很大。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竖大拇指了,蒹葭、风雅!

“美景、美人、出自《诗经》、千古名句,字还特别。”

但仔细看看句子的意思:

展现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渲染了凄清落寞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感情。

确实,这首诗蒹葭用的很好。

但是,是好在写茫茫芦苇(写景)的同时,把时间(芦苇初生)、地点(水边-芦苇生长环境)。

全部用两个字交代清楚了。还描绘了苍凉之感。

如果把葭字用在名字中,就不是那个味了。

有人说了:我是以字代诗,就要代表美人(伊人)。

可以。

但要弄清楚这里的“伊人”,是男是女?或者可能根本就不是指的人。

这首诗在当时并不是一首情诗,其创作背景多与时政有关,讥刺秦襄公的。

因此才会有这么凄凉的文风。

退一步讲,即便是“美人”,在萧瑟冷清的秋天,天还没亮,站在满是芦苇的水边凄凉的怀念。

你不觉得背后有一丝凉意吗?

你细品。

象蒹葭这些古风字,用好了,没人夸。用不明白,别人笑你没文化。

诗经也好,楚辞也罢,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巧妙。

看似写景,其实是以景喻人,看似写人,则是在以人喻事。

许多看似优美的句子,多内含有悲凉、嘲讽等复杂之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借荔枝来讽刺皇室荒淫奢华的。

所以我们在起名选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一些。

不要被这些诗句带了节奏。

实用技巧:首先要看字的本义是否纯良。生僻、生活中用不到,多义(意思差别很大)字、意思不佳的字,很容易被人误解误读。尽量避开。

其次,部分形声字,多为特指、泛指,其本义和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寓意不沾边,一些所谓的引申,只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不能直接拿到名字中,用在名字中的字,必然以其本义为第一优先,切记。

知乎上常见的:

:初生的芦苇。

:夜晚上涨的潮水

:干燥、破晓

:妇女

:妇女、妾、舞女。

:啊

:昏暗

相比较而言,象形字和会意字比形声字,字义更加明确,指向更加清楚自然。可以优先考虑。


这个环节,我要提醒广大的年轻父母,当你成为父母以后,就表明一个家庭诞生了。

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配偶、父母等很多方面。

就像给孩子取名一样,如果你不具备专业的古文知识。

在给孩子取这类“古风名”的时候一定要细致一些。

不能仅仅是因为感觉好听就随便定下来。

我举“蒹葭”这个例子。不是简单的说字,有逻辑的朋友,都能看的出来。

是在告诉大家分析古风名字的方法。

我开篇举的例子,也是如此。有些东西不是你搜到的,而是他想让你看到的。

思考与否,在于你自己。


好,不多讲了。

字义的层面明白了,就可以又筛掉一部分字了。

我们继续第三类标准:

三、字形

上面说的两个层面都比较简单,这个层面就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了。

字形方面主要是汲取了易经、测字术、梅花易数中的一些理论经验的运用。当然和封建迷信没有关系,都是很科学的一些东西。

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且枯燥。

我把比较容易理解几条列一下:

第一层面是字形缺失。

我们的汉字是方块字,大家小时候都用过米(田)字格写字。特别是练书法的时候,落笔在格子的哪个位置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你在百度搜某字的时候,给出的就是米字格。

这个米字格,其实对应的是我们古代的方位图(后天八卦图)。

我们现在写字,虽然看不到格子了,但格子依然存在。

因为已经做到了“心中有规,手中有矩”。

如果一个字。在字形上有缺失,相应的位置就会落空

放在名字中会显得突兀和不协调。这类字虽然很少。

但我们也要注意,如非必要,尽量不要用在名字中。

常见的:广、夕、卜等。

第二层面是特殊部首字形。

一些部首不好的字,也不建议用在名字中(姓氏另论)。

例如:

“疒”部。

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多与疾病、伤痛有关,不会有好的寓意。

“鬼”部。

如:魅、魁。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大家都明白。

“尸”部

虽然有些字在意思上没有关联。如:展、届、屏等。

但汉字的音、义、形全面兼顾的话,我们还是以“择优录取”为原则。

尽量不用,特别是给新生儿取名。

此外还有“虍”“歹”等等。

第三层面是叠形。

我在第二类标准-字义中提到的很多会意字都属于这种字形,如众、晶、鑫、淼、森等。

这种字形我们专业上称为“三足鼎立”,持势相争之形。因为三个结构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疒”、“鬼”、“尸”是明见的话,这种字形就是暗义

也不符合我们“择优录取”的标准。能不用就不用。

好了,字形方面的标准,就简单说这些。

讲这些的原则就是“精益求精”,全面平衡兼顾。并不是说一定要用或者不用。

我把这些都告诉大家,就是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如何取舍,自己决定。

我们继续。

第四大类标准

四、组合。

这个方面要把姓氏也放进来。一起讨论。

第一层面:组合尽量避免复形字、复首字。

如: 汪海江(三字同部首

刘利刚

曹芸荣(三艹形字

第二层面,组合尽量避免头重脚轻。

如: 蒋嘉一

袁馨儿

董善之

第三层面,少用叠字组合(变相复形)。

如:李思思

方佳佳

赵荣荣


第四层面,组合避免同一结构反复出现。

如: 赵文爽

吴昊天

邵初勇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平台方面有所限制,没法展开。

这篇文章应该是知乎上关于起名标准方面,比较精确、全面了。

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写了(第五标准象理层面有机会再聊)。

如果你想自己取名。把我说的几点理解了,基本不会出差错。

同时,你也不会被网上这些五花八门的起名方法和大师所忽悠了。

不要着急

最后我还是要再叮嘱几句:

名字这个纽带,是用来传递父母对孩子期许的。

是一生的祝福和愿景。

是让孩子能和自己的名字一样。

或是身体健康、或是品德高尚、或是开心快乐、或是幸福绵长、或是平坦大道、或是高山流水、任我翱翔。

名字是孩子用,不是你来用。切勿,起着、起着又被别人带到沟里。

你想一字表万意,往往顾此失彼,终为一场空。

名字表义要清晰、具象。我们要的是:名如其人,名副其实!

这是很明确,肯定的事情。

不要再去“希、若、之、兮”了,名字去掉姓,就剩两个字。

你还要用掉一半,去重复表达:如果、好像、希望?

底层原则要清楚:起名为了谁?为了什么?

好了,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

因为起个好名字不难, 要想改名却是难上加难。

下次文章,更新起名的步骤和顺序。

愿大家都能选到称心如意的好名字。

有事公众号联系。

祝得好名有好命。

精选推荐

  • 孩子姓孔,2023年虎年出生的宝宝,怎么命名比较好?内附案例分析较多,孔姓好名库
    孩子姓孔,2023年虎年出生的宝宝,怎么命

    姓孔起什么名字比较好?孔姓男孩女孩宝宝小孩子起名取名攻略!有很多人邀请我回答类似问题:如何拯救“某”姓氏?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没有不好的姓氏,只要选对起名取名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好的名字,无论是男孩宝宝还

  • 命名也是一项技术工作:如何给视频号取个好名字
    命名也是一项技术工作:如何给视频号取

    好,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完关于视频号的定位之后,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取一个好的名字。一个好名字,会自带流量,所以今天我们全面来拆解一下,视频号如何取名。首先我们先来清理一下理论部分的点,取名字的意义主要有4个点。第一个

  • 宝宝的名字一定要选择“简单易记”的好名字!好名字不容易起来!
    宝宝的名字一定要选择“简单易记”的

    “简单是真”,越简单的事物越能让人有一种舒适感。给女孩取一个简单大气的名字,是希望女孩做事能干净利落,有一个宽阔的胸怀,这样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女孩自己也会少很多烦恼。天赐佳名起名老师认为宝宝名字一定要选择“

  • 宝宝出生的名字还没想好!怎么办?别担心!看大师怎么取名字!
    宝宝出生的名字还没想好!怎么办?别担心

    宝宝出生了,名字还没有想好怎么办呢?要不先随便起个得了,别,千万不要这么想,名字是非常重要的,要伴随孩子一生,一个不好的名字也容易让人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名字一定要起好,林宏图起名老师分享宝宝起名技巧和方法。免费起名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