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给台风起名字的
台风的命名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气象学,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和国际合作。以下是对中国如何给台风起名字的详细介绍:
1. 命名规则: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中没有不良的含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允许是商业机构的名称;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一票否决)。
2. 命名流程:台风委员会提出新的台风名字,然后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审议。经过审议通过后,成为官方认证的台风名字。至于台风的中文译名,需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共同协商来确定。
3. 命名偏好:中国喜欢以神话命名,如“悟空”“电母”“海神”“风神”等。日本则喜欢以星座命名,如“天兔”“摩羯”“天琴”等。东南亚诸国为台风提供的名字倾向于动植物,如“鹦鹉”、“圣帕”(淡水鱼)、“灿鸿”(一种树)、“达维”(大象)。美国、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偏爱选择小语种词汇,如美国提供的名字“百里嘉”源自马绍尔语,意思是沿岸地区受风浪影响;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米娜”源自雅浦语,是女士名,意为“我的眼睛”。
4. 除名机制:当某个台风因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或造成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时,为了防止它与以后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从命名表中删去。例如,台风“山竹”和“温比亚”正是因为造成巨大损失而被除名。另外,有些台风名字因多次被使用,颇有“前世今生”之感。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玉兔”曾被使用了4次,分别是:2001年第7号台风“玉兔”(台风级)、2007年第2号台风“玉兔”(强台风级)、2013年第16号台风“玉兔”(热带风暴级)、2018年第26号台风“玉兔”(超强台风级)。2018年,台风委员会对“玉兔”进行除名,并于2021年由“银杏”替换。
总的来说,中国给台风起名字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决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科学性,也融入了文化元素和公众参与,使得台风命名既有规律可循,又富有人文关怀。
上一篇:楚留香手游武当如何起名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