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晋书白话文:陈寿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晋书白话文

晋书白话文:陈寿传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蜀汉朝中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大臣都极力逢迎黄皓,而陈寿独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逢父去世,守丧期间,因病让婢女伺侯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有些议论指责。后来,蜀汉亡国,陈寿因此多年不被荐举。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照情理不应贬废。于是推举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出任陽平县令。撰写《蜀相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官。撰写魏、蜀、吴《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陈寿《三国志》,便销毁自己的《魏书》而作罢。张华倍加赞赏,对陈寿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有传闻说,丁仪、丁訥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论者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张华将荐举陈寿为中书郎,荀勖因忌恨张华而讨厌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陈寿以养老母为由不就职。杜预离京镇守边镇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御史治书。因母亲丧事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陽,陈寿恭行母亲遗志。但又因不将老母归葬故里而遭到非议贬官。当初,谯周曾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应谨慎从事。”陈寿至此,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应了谯周之言。过了几年,被拜为太子中庶子,不就。元康七年(297),陈寿病逝,时年六十五岁。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君页等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汉天子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劝诫之言,阐述前人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虽然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陈寿还著有《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其文也流传于世。

精选推荐

  • 晋书白话文:桓宣传
    晋书白话文:桓宣传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

  • 晋书白话文:王羲之传
    晋书白话文: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为司徒王导之侄。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王旷有拥戴之功。王羲之年幼时说话有点口吃,人们并不觉得他有什么超出常人之处。十三岁时,曾去拜访周岂页,周岂页仔细

  • 晋书白话文:谢尚传
    晋书白话文:谢尚传

    谢尚,字仁祖,为豫章太守谢鲲之子。从小就有孝亲之情。七岁丧兄长,其哀恸之态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到八岁,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携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儿乃是座中的颜回啊。”谢尚应声答道:“座中无仲尼,怎

  • 晋书白话文:庾亮传
    晋书白话文:庾亮传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父亲庾琛,事迹在《外戚传》中。庾亮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又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闺阁之中,也并不需严教而自守礼法。当时人们将他和夏侯玄、陈群相比。十六岁时,东海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