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四圣心源:丹徒赵克宜序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丹徒赵克宜序

丹徒赵克宜序

先君篴楼公,辛丑夏抱恙,延医调治,仙草无灵。迨竹坪兄于木民龚明府处得《四圣心源》一编携归,与医者讨论,师其意以订方,而病已不可为矣,为人子而不知医,此愚兄弟之抱憾终天而椎心泣血者也!

伏念是编,本昌邑黄氏所著,实称善本,向曾刻于陽湖《宛邻书屋丛书》中。宛邻张氏,集丛书十有二种,除诗、古文、词外,有黄氏所著《长沙药解》、《伤寒悬解》、《素灵微蕴》,庄氏所著《慈幼二书》,并张氏自著《素问释义》诸书,而《心源》一书,尤诸书中之至粹至精者。

夫医虽小道,理极精深,用之得当,如济世之航,用之不当,如伤人之刃,可不慎欤!近世庸工,药性汤头,一经熟读,自诩通人。及入病家,论实论虚,猜寒猜热,以人试药,莫中病情。求其观天时之变,察人事之宜,准古酌今,神而明之者,未易数觏。此矫其弊者,有勿药中医之说也。甚至逞其私智,立说著书,伐陽滋陰,损人生气。种种背妄,遗祸无穷,良可慨已!纵有一二依附圣经,强为诠释,惜又穿凿附会,庞杂不精,反令古圣之道,愈解而愈晦矣。

是编宗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人之心传,而运以精思,达以卓论,抉天人之秘奥,阐顺逆之精微,作述相承,独标真谛,举谬悠之说,一扫而空之,其为功岂浅鲜哉!愚兄弟不能早觏是书,以起先君痼疾,而顾念世之人子,或有愿读是书者,爰另梓流传,以志终天之憾,且以见事亲者之不可不知医也。竹坪兄与宜悉心校雠,付诸剞劂,谨叙其意,以为缘起云。

道光壬寅岁季春下浣丹徒赵克宜小楼序

-------

精选推荐

  • 四圣心源:长沙徐树铭序
    四圣心源:长沙徐树铭序

    长沙徐树铭序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旧典,术遂淆乱,扁鹊、仓公,晨星

  • 四圣心源:自叙
    四圣心源:自叙

    自叙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创辟大略,遇事辍笔。庚午四月,北游帝

  • 针灸大成:卷八
    针灸大成:卷八

    【穴法】(《神应经》)[神庭] 在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灸七壮,止七七壮。禁针。[上星] 在直鼻上,入发际一寸。针三分,以细三棱针,泄诸陽热气。灸三壮,不宜多;多则拔气上,目不明。[囟会] 在上星后一寸,有陷可容豆许。灸二七壮。[前顶] 在囟会

  • 针灸大成:卷六
    针灸大成:卷六

    【五脏六腑】五脏∶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六腑∶腑者,府也;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五脏藏精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六腑输泻而不藏,故实而不满。如水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