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老中医秘方:九、阴道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九、阴道炎_中药偏方
    陰道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有滴虫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及老年性陰道炎。临床以白带的量、色、质约改变和陰痒为其特性。属中医“陰痒”、“带下”范畴。其发病多由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久病体衰、精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十、崩漏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十、崩漏_中药偏方
    在行经期间或非行经期间,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叫崩漏。其来势汹汹如山崩的叫“崩”,其来势缓慢而淋漓不断的叫“漏”,崩与漏在发病过程中,可互为转换,如久崩不愈,病热日轻,可转为漏,如漏而不止,病热日进,也可转为崩,由于二者都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七、闭经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七、闭经_中药偏方
    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1 .团鱼治闭经[方剂] 团鱼(鳖)l只,黄酒适量。[制用法]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八、带下病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八、带下病_中药偏方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以湿为主,与脾虚肾亏、湿热、湿毒、病虫等诸多因素有关。涉及现代医学之陰道炎、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或附件等疾病。1 .荞麦粉蛋清治带下病[方剂] 荞麦粉5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五、月经不调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月经不调_中药偏方
    月经不调指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七天以上者,究其原因是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主要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秘方、验方如下。1 .牡丹甜糕治月经不调[方剂] 牡丹花2朵,鸡蛋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六、痛经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六、痛经_中药偏方
    痛经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骸,甚则剧痛昏厥者。本病的发生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久婬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1 .活血止痛汤(丸)治痛经[方剂] 制香附15克、当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产后疾患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产后疾患_中药偏方
    产后过早操劳,保养不慎,感受外邪,或产后出血过多,身体虚弱;或瘀血内停等而致生种种病症,应及早治疗,免生变故,并使之早日康复如常。1 .胎盘鳖肉治恶露不净[方剂] 胎盘1个,鳖肉120克。[制用法] 上两物洗净,切块,先用旺火油炒片刻,加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子宫脱垂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子宫脱垂_中药偏方
    子宫脱垂,又名“陰挺”。多发于产后妇女。多因素体气虚,加之产后损耗,或产后过早操劳过度,或房劳过度,或生育过多,耗损肾气,以致脾肾气虚,中气下陷,进而引起胞脉松弛不固所致。在过劳,剧咳,或排便用力太过等情况下,往往引起反复发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一、流产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一、流产_中药偏方
    怀孕后由于体质虚弱或受跌扑外伤,导致陰道出血,量不甚多,严重时可见腹痛腰酸,小腹坠胀,即为流产征兆。中医称之为胎漏、胎动不安。而堕胎或流产在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滑胎。是肾虚或两次怀孕间隔过短,元气未恢复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二、催生引产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二、催生引产_中药偏方
    临产时,因交骨不开,或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而致难产,即用药物助之以催生。1 .糯米稻草汤临产催生[方剂] 糯米100克,禾秆(稻草)300 克。[制用法] 将糯米淘洗,禾秆洗净,切段,用水五碗,煮成一碗后服。如放鸡煮效果更好。[功效] 补中、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五、小儿肌性斜颈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五、小儿肌性斜颈_中药偏方
    本病是由于颈部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而导致的斜颈,其中以胸锁乳突肌病变居多。1 .外敷正颈散治小儿肌性斜颈[方剂] 大黄、木香、桃仁、红花、栀子、玄明粉各等份。[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粉30- 50克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药偏方
    本病是一种毒气深沉,余毒血行感染或外伤骨骼、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即化脓性骨髓炎。多因病后感染邪毒所成。临床以局部肿疡、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敛口,可成窦道为特点,多发于10岁以下男孩。1 .萍鳅膏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三、小儿细菌性痢疾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三、小儿细菌性痢疾_中药偏方
    本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 .秦皮等治小儿细菌性痢疾[方剂] 秦皮、仙鹤草、地榆、三棵针、老鹳草各15克,木香6克。[制用法] 以上药为l剂量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四、小儿麻痹后遗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四、小儿麻痹后遗症_中药偏方
    本病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后遗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这种病常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1 .猴骨等治小儿麻痹后遗症[方剂] 猴骨、前胡各6克,桂枝、甘草各3克,木通、过山虎各12 克。木瓜、松节各10克.[制用法]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一、小儿黄水疮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一、小儿黄水疮_中药偏方
    1 .鲜大按叶治小儿黄水疮[方剂] 鲜大按叶300克。[制用法] 将上药洗净陰干,加水1500ml ,煎至药液750ml ,过滤澄清即可。外敷时,将患部洗净后,以药棉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4次。内服:每日服药液2-3次,每次1茶匙。[验证] 用上药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二、小儿肝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二、小儿肝炎_中药偏方
    本病可由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所致,病原主要侵犯肝脏引起病变,临床表现为急性、慢性、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等不同类型。1 .郁金等治小儿肝炎[方剂] 郁金75克,甘草、茵陈各15克。[制用法] 将上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九、小儿尿频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九、小儿尿频症_中药偏方
    小儿受炎症刺激导致排尿次数增多称尿频症。1 .生木瓜治小儿尿频症[方剂] 生木瓜(大者1枚)。[制用法] 将上药切片,泡酒1周。用时,每次用药9克,水煎,每日1剂,煎服2次。[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尿频症患者,一般情况,5剂即愈,多者7剂则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四十、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_中药偏方
    本病多由细菌侵入扁桃体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症,以一侧或双侧扁桃体红肿、疼痛、发热,吞咽困难为主要特征。中医称本病“乳娥”或“喉娥”。1 .霍香元参汤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方剂] 肝黛(包)3 克,鱼腥草15克,藿香、元参、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七、婴幼儿绿便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七、婴幼儿绿便_中药偏方
    本病多由要幼儿受凉后,进食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每日大便可达10次,一般表示中毒性消化不良,临床脸方主要如下:1 .黄连龙胆粉治幼儿绿便[方剂]  川黄连、龙胆草各15克,车前子、党参、白术、茯苓、神曲、半夏、白芍各10克,甘草6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八、儿童便秘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八、儿童便秘_中药偏方
    本病多由小儿素体虑弱,乳食内伤,导致澡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而使小儿大便干结,排便间隔延长的症状。1 .蒲公英治小儿便秘[方剂] 蒲公英30-60克。[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浓缩至50-80ml ,每日1剂顿服。年龄小、服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五、重症小儿营养不良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五、重症小儿营养不良_中药偏方
    本病是小儿严重的蛋白质和热量供给不足所导致的营养缺乏症,食物来源不足、食物质量差或吸收障碍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1 .炒白术茯苓治小儿营养不良[方剂] 爵床15-30克,炒白术、茯苓、炒鸡卧蛋金各9克。[制用法] 将上药混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六、小儿脾虚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六、小儿脾虚_中药偏方
    本病多由外感时邪,内伤乳食,或素体虚弱导致的以小儿泄泻为主症约一种临床症侯。1 .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方剂] 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三、小儿流涎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三、小儿流涎症_中药偏方
    本病多由小儿大脑发育尚未健全,唾液腺分泌过多导致从口角流出的一种现象。1 .大枣等治流涎症[方剂] 竹叶7克,陈皮5克,大枣5枚。[制用法] 将上药煎水,分2次服。每日1剂。[验证] 用上药治疗小儿流涎症患者,一般服至3-5 剂即告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四、小儿痱子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四、小儿痱子_中药偏方
    由于小儿皮肤比较敏感,新陈代谢旺盛,汗腺分泌旺盛,如汗液排泄受阻,停于皮肤并刺激产生红色丘疹,严重者可导致小儿全身发病。1 .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痒子[方剂] 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制用法] 先用温水洗干净患部,擦干水后,将十滴
    古代医书
  • 老中医秘方:三十一、小儿缺锌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三十一、小儿缺锌症_中药偏方
    小儿血清锌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称小儿缺锌症。1 .黄芪党参等治小儿缺锌[方剂]  生黄芪、党参、白芍、黄精、焦白术、麦芽、谷芽各12克,苍术、山楂炭各10克,连翘、陈皮各8克,生甘草5克。[加减] 若厌食或偏食甚者,加鸡内金、怀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