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雨韭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雨韭
    汪连仕草药方云∶雨韭生水泽旁,即青慈菇花,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肿,消痔漏,明目。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罂粟子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罂粟子油
    固精(物理小识)。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凤毛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凤毛
    汪连仕云∶今人呼翠翎草,翠绕如翎,细叶塌地而生,与翠云草凤尾不同。敏按∶此种即茑 萝,今人编竹为亭台,植之盆中,秋开大红小花者是也。治耳疔痔漏。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十姊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十姊妹
    一名佛见笑汪连仕云∶取其根、叶陰干为末,蜜糖汤调服,治伤寒危笃立效,乃元升观之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千金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千金花
    此即千金草花。千金草即本经兰草,今所呼孩儿菊、省头草是也。二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 ,赤节绿叶,对节生,光泽有歧,嫩时可 可佩,八、九月渐老,枝头成穗,作花红白状,似鸡苏,久之花瓣转白,绒裂如球,球中有子一粒,绒着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梧桐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梧桐花
    山海草函∶治杖丹、癞头、汤火伤。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桃金娘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桃金娘
    粤志∶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丛生野间,似梅而末微锐,似桃而色倍 ,中茎纯紫,丝缀深黄如金粟,名金桃娘,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状,产桂林,今广州亦多有之。粤歌云∶携手南山陽,采花香满筐,外家爱留求子,郎爱桃金娘。 花镜∶金丝桃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假素馨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假素馨
    出广中,青藤仔花也。 粤语∶青藤仔叶长三、四寸,多芒刺,茎大如指而坚韧。人家日用 煎汤洗疮疥良。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瑞香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瑞香花
    粤语∶乳源多白瑞香,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刈以为薪,杂山兰、芎 之属烧之,比屋皆 香。其种以挛枝为上,有紫色者香尤烈,杂众花中,花众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入药用。纲目芳草内瑞香条,止载其根,治急喉风,用白花者研水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子午莲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子午莲
    纲目水草部入苹,以为此即大叶之苹也。古人以为食品,祭用苹蘩,即此。今浙人呼为子午 较荷而小,缺口不圆,入夏开白花,午开子敛,子开午敛,故名。采花入药。治小儿急慢惊风,煎汤服,用七朵或十四朵。杭城张子元扇店,施此救人多年矣。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菊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菊根
    张介宾本草正云∶白菊根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瘰 未破。医学指南∶采野菊根捣烂,煎酒服,渣涂上自消,不消自破。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睡莲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睡莲
    广志∶睡莲布叶数重,叶如荇而大,花有五色,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与梦草昼 入地夜即复出相反,广州有之。谚曰∶毋佩睡莲,使人好眠。纲目蔬部载睡菜,而睡莲独遗,故补之。 张黻大观录∶绰菜夏月生于池沼之间,叶类慈菇,根如藕条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箭头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箭头
    马伯州菊谱∶花长而末锐,枝叶可茹,名金箭头,又名风药菊,专治头风,较他菊十倍。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菊米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菊米
    处州出一种山中野菊,土人采其蕊干之,如半粒绿豆大,甚香而轻圆黄亮。云败毒散疔、去 产遂昌县石练山。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城头菊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城头菊
    朱排山柑园小识∶杭城石罅生菊,枝叶极瘦小,九月开花如豆,香而且甘。雍正初,禁人采 取,以充贡品,宫闱以作枕。城上之菊,既为野生而味甘,亦一异也。苏颂图经云∶有一种开小小花瓣,下如珠子,谓之珠子菊,岂即此欤。明目、去头风、喉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铃菊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铃菊
    百草镜云∶采花干之作枕,除头风、目疾、内热、洗风火眼,止热泻;捣罨一切肿毒、诸虫 咬螫,有效。胃虚便滑,无实热者忌用,以其苦寒伤胃能作泻也。 群方谱载∶金铃菊花小如铃,其干长与人等,凡菊叶皆五出,此叶独尖长七出,花与叶层层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茶菊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茶菊
    x城头菊 金铃菊 金箭头 菊米 菊根 x 茶菊较家菊朵不多心,有黄、白二色。杭州钱塘所属良渚桧葬地方,乡人多种菊为业,秋十 月采取花,挑入城市以售。黄色者有高脚黄等名色,紫蒂者名紫蒂盘桓,白色千叶名千叶玉玲珑,徽人茶铺多买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野蔷薇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野蔷薇
    百草镜∶山野与家种无异,但形不大,花皆粉红色,单瓣,无千叶者。春月,山人采其花,售与粉店,蒸粉货售,为妇女面药,云其香可辟汗、去 黑。 花镜∶野蔷薇一名雪客,叶细而花小,其本多刺,蔓生篱落间,花有纯红、粉红二色,皆单瓣不甚可观,但香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秋海棠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秋海棠
    岭南随笔∶海棠本无香,惟清远归猿洞秋海棠、肇庆 羊峡春海棠,其香特盛。 群方谱∶ 一名八月春,草本,花色粉红,甚娇艳,叶绿如翠羽。此花有二种,叶下红筋者为常品,绿筋者开花更有雅趣。 大观录∶秋海棠亦名断肠草,其根、叶有毒,犬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丁香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丁香花
    未详形状(药性考)。味辛微温,窨茶吊露,清利头目。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紫茉莉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紫茉莉
    x根 x 此草二、三月发苗,茎逢节则粗如骨节状,叶长尖光绿,前锐后大,小暑后开花,有紫、白 、黄三色,又有一本五色者,花朝开暮合,结实外有苞,内含青子成簇,大如豌豆,久则黑子,内有白粉,宿根三年不取,大如牛蒡,味微甘,类山药。陈扶摇花镜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玉簪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玉簪花
    纲目玉簪条载根叶之用,独不言其花。今人取其含蕊实铅粉其中,饭锅上蒸过,云能去铅气 ,且香透粉内,妇女以匀面,无 痣之患(其叶干之,熏壁虱绝迹)。花性微毒,治小便不通,汇集方玉龙散中用之。治癣第一灵丹 宝志遗方∶鲜玉簪花三百朵,(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玉兰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玉兰花
    濒湖纲目辛夷集解下,惟云有花白者,人呼为玉兰,并不另立主治,即辛夷亦用苞蕊,不及 其花之用也。今采龙柏药性考补之。性温、香滑,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痛经不孕 良方集要∶玉兰花将开未足,每岁一朵,每日清晨空心,水煎服。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宝珠山茶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宝珠山茶
    云溪方以落地花仰者为贵,山茶多种,以千叶大红者为胜,入药。 百草镜∶山茶多种,惟 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陰干用之。若俱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群方谱∶宝珠山茶可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粉团花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粉团花
    x根附 x 有大、小二种,其花千瓣成簇,大者曰玉粉团,初青后白。小者曰洋粉团,青色转白,白后 转红蓝色,入药用大者。性寒,熏臭虫,同水龙骨、雷公藤和烧熏之,立除(百草镜)。洗肾囊风 姚伯玉方∶用粉团花七朵,水煎洗。 良方集要∶用蛇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