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草庐经略:一众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一众

一众

兵法曰:千人同心,则有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众心不一,则彼此互诿,进退疑二;敌人薄之,前阵数顾,后阵欲走。虽百万之众,竟亦何益!故一众之说,兵家所同。《三略》曰:“士众欲一”。《司马法》曰:“气闲,心一”。孙武子曰:“齐勇若一”。《六韬》以一为“独往独来”之兵,《尉缭》以一为“独出独人”之兵。所谓独者,谓能使三军之众一心同力,齐至死战。一之之法:附循欲厚,激劝欲勤,号令欲严,赏罚欲信。俾士卒戴我而乐于一,畏我而不敢不一。又顿兵死地,示之以必死,令不得不致其死而一。所以万人一心,奋勇直前,人莫能御,如《吴子》所称“父子之兵”者是也。

尝考纣有臣亿万,維亿万心;周有臣三千,维一心,是以一举而牧野成功。此以仁义一众者也。

吴起说武侯,以三行饷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次功坐中行,肴席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行之三年,秦人兴师,士不待吏令,介胄而击之。起乃率无功者五万人,破秦五十万众。此以耻一众心也。

项羽救赵,既渡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粮,示士卒必死。大噪而进,楚兵呼声动天地,英布、蒲将军等冒死先登,所向无敌。于是九战,虏王离。诸侯从壁上观,莫不震恐失色!此顿兵死地,而以致死一众者也。

至于善拊循以一众,以忠义一众,是又不可胜数。虽然,众宜一矣,尤宜精。倘器械、士众素非精练,驱怯弱无用之人,置人必死之地,是犹以肉投馁虎也。惟器械精造,士卒精选,多则数万,少则数千,鼓激之馀,拊循之下,驭以道术,乃可横行。

精选推荐

  • 草庐经略:致身
    草庐经略:致身

    致身岳武穆有言:“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乎矣。”而盂德之讥袁本初,亦云“干大事而惜身”,则信乎致身之义当讲矣。夫弃军离地与逗留不前之将,何尝不是爱惜其身?而作外见杀于敌,则内见戮于君。生

  • 草庐经略:约己
    草庐经略:约己

    约己夫兵之兴也,国家扫境内以专属之将。主上宵旰,征人露处,而将顾可安乐肆志,矜修富贵容乎?三军之士必将偶语曰:“吾曹千里从军,栉风沐雨。若怡怡然锦衣玉食,曾不以我为念,我何以为之死也!”如是,则将之陷心逸志,不几为

  • 草庐经略:将勇
    草庐经略:将勇

    将勇《吴子》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此言血气小勇也。大勇者,能柔能刚能弱能强。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惧;虽折而气不挫,虽小而不可欺。事机宜赴,有直往而不逗留;地所必争,无心摇而有死守。岂非神武之

  • 草庐经略:将勤
    草庐经略:将勤

    将勤《六韬》曰:“将不勤力,则三军失其势。”未有身膺明主之知,职任安危之责,而玩愒为务也。殚心毕虑,尚恐覆疏,投大遗艰,岂容儿戏!或一人之未察,或一事之偶失,或厌倦而旁诿他人,或惮改而姑待明日,肇端虽小,寸穴溃堤,渐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