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度心术:御心第二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度心术

度心术:御心第二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译文】:

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惧的是叛乱。百姓无法生产就会产生叛乱,君主仁爱宽厚就可使天下安定。

百姓都向往的事,善于利用这一点的热播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人们记恨官吏的贪婪,显示自己廉洁的人才算聪明。

民众的怨恨不能让他积累,惩治恶人不要姑息放纵。对读书人不尊敬,是国家的灾害,治理国家一定要优待读书人。

读书人的骄傲和放荡,对百姓没有好处,治理国家的人对这些人要警惕。读书人不怨恨朝廷,百姓的心意就可以稳定。

施行严酷的刑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夏禹、商汤、周文实现长治久安,就是施行了仁政。

权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树立权威要讲究信用。

精选推荐

  • 度心术:度心第一
    度心术:度心第一

    度心第一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羁,德薄善诈。民之所畏,吏无惧矣。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

  • 韬晦术:心晦卷七
    韬晦术:心晦卷七

    心晦卷七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

  • 韬晦术:用晦卷八
    韬晦术:用晦卷八

    用晦卷八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

  • 止学:修身卷十
    止学:修身卷十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行,人的才能就会用於偏邪,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2、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译文】采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