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慎子:01章 威德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慎子

慎子:01章 威德

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原刻脱也字,依《治要》补,下句同)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原刻危作厄,依《治要》改)天虽不忧人之暗,(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闢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原刻危作厄,依《治要》改)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原刻受作爱,依《治要》改)非取之也。(原刻取上有敢字,依《治要》删)百姓之于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原刻脱矣字,依《治要》补)毛嫱、西施,(《文选》《神女赋注》、《四子讲德论注》引此文西并作先,按二字古通)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御览》三百八十一引作褐,又《类聚》十八倛上多褐字)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走背跋〔足龠〕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故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御览》九百三十三又九百四十七引作散,《后汉书·隗嚣传注》引作除)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御览》六百三十八引此句作不能使家化)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故无名而断者,权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于风也;(二句又见《书钞》百二十五、《御览》三百四十八)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自腾蛇游雾至此,又见《韩非子·难势篇》,文多异。古人引书每不屑屑字句,既于大义无关,可置不论)故举重越高者,不慢于药;爱赤子者,不慢于保;绝险历远者,不慢于御。(二句又见《意林》,两于字并作其)此得助则成,释助则废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参于天地,通于鬼神,周于生物者,其得助博也。(按自毛嫱西施至此凡二百四十五字,原刻并脱,依《治要》补)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原刻脱此句事字,依《治要》补)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原刻托此句职字,依《治要》补)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巧也,(《御览》七百五十二引此文生下多而字)言有常事也。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教虽成,官不足。官不足则道理匮,道理匮则慕贤智,慕贤智则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自道理匮则慕贤智至此句心字止,凡二十一字,原刻并脱,依《治要》补)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与《御览》七十六引此文合)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原刻长上有官字,依《治要》删,与《御览》六百六十六引此文合)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治要》以此句为注文)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御览》四百二十九引此文非下有已字,古已与以通)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治要》愿作怨,与《御览》六百三十八引此文合)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自故著龟至此凡五十一字,原刻并脱,依《类聚》二十二、《御览》四百二十九引此文补)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原刻脱必字,依《治要》补,下二句同,又《治要》慧作惠)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故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治要》作规)禄不得逾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无羡赏,下无羡财。

精选推荐

  • 文始真经:07章 釜
    文始真经:07章 釜

    釜者,化也。关尹子曰:道本至无,以事归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有,以道运事者,周之百为。得道之尊者,可以辅世,得道之独者,可以立我。知道非时之所能拘者,能以一日为百年,能以百年为一日;知道非方之所能碍者,能以一里为百里,能以百里为一

  • 文始真经:03章 极
    文始真经:03章 极

    极者,尊圣人也。关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谦;天

  • 文始真经:01章 宇
    文始真经:01章 宇

    宇者,道也。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

  • 通玄真经:第七卷 微明
    通玄真经:第七卷 微明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知之浅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内,知之粗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为不知,不知之为知乎!夫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