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尸子:四仪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尸子

尸子:四仪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 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若符节。若中宽裕而行文理,动有功而言可信也,虽古之有厚功大名,见於四海 之外,知于万世之后者,其行身也,无以加於此矣。

译文:

做事有四项准则:一是立志有所作为而不忘“仁”,二是智谋成事而不忘“义”,三是尽力做事而不忘“忠”,四是动口发言而不忘“信”。谨慎地守住这四项准则 而一生都身体力行、保其名节,那么成功伴随着他,就像影子随形,回声随音一样。所以立志不忘仁,就能宅心宽厚;用智不忘义,就能够行动有文理;尽力不忘 忠,就能够行动而不徒劳无功;开口不忘信,就能够出言如符节一样有信用。如果能内心仁厚而行事有文理,动必有功而言必可信,即使是中古那些有大功大名,四 海之外可见其功泽,万世之后可知其英名的人,他们的行为处事也没有什么比这样更优秀的了

上一篇:尸子:贵言

下一篇:尸子:明堂

精选推荐

  • 尸子:四仪
    尸子:四仪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 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

  • 尸子:贵言
    尸子:贵言

    原文:  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 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曰:“君善修晋

  • 吴子:应变第五
    吴子: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左,摩右而右。鼓之则进,

  • 论语解读: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论语解读: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 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读解】这一章是《论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