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孟母教子的故事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的思想,著有《孟子》一书流传后世,被后人尊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孔孟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但其实孟子家境贫寒,并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能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除了个人的努力,同他母亲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孟母择邻版画 相传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迁其住处。孟家原距墓园很近,孟子年幼,常游戏于墓园之中;孟母于是把住处迁至闹市附近,孟子又学商人做买卖;孟母再迁住处于学宫旁,孟子于是开始学揖让进退之礼,孟母欣慰,即定居于此,世称“大迁之教”。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仉氏坚守志节,对孟子管束甚严,靠给人家织布洗衣为生,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开始时,她带着孟子住在一个村子的边上,那里和一片墓地相邻。孟子就经常和邻居家的小孩以模仿丧事中人们的跪拜、哭嚎为游戏。孟子的母亲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于是她带着孟子搬到了一处邻近集市的地方。他们的住处旁边有个屠户,整天杀猪宰羊卖肉。孟子又去模仿商人做买卖和屠宰的样子。孟子的母亲又摇摇头想,这里也不适合我们居住。于是,她又带着孟子搬离了这里,来到学校的附近居住。每年的农历新年,这里都会有官员来行礼跪拜,他们彼此以礼相待,孟子就学起了他们的礼仪。孟子的母亲这才满意,觉得应该让儿子住在这样的地方。

孟子的母亲不仅很注重孟子生活的环境,也很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他。一次,他们住所的邻居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他们家杀猪做什么?”孟母说:“是要让你吃肉。”后来,孟母就后悔了,说:“我怀胎期间,席子摆得端端正正我才坐,肉切得方方正正我才吃,是想他还在娘胎时,就对他进行教育,如今,他已经初懂人事,如果我欺骗他,不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吗?”于是,她去买了邻居家的肉给孟子吃,表明自己没有欺骗他。

孟母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对孟子的教育,不但成就了孟子这位大儒,而且她自己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后人把孟母、北宋文学家欧陽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四大贤母”,而孟母位居“贤母”之首。

精选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孟子宣讲仁政
    中华上下五千年:孟子宣讲仁政

        孟子曾效仿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施行仁政。    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惠王。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闹饥荒,我就把河内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运粮食到河内去赈济。河东闹饥荒时,我也是这么办的。考察

  • 中华上下五千年:商鞅变法
    中华上下五千年:商鞅变法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战国初年,由王室宗亲贵族把持大权。这些宗亲贵族无视国家利益,只知道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取利益,造成了秦国“国乱、兵弱而主卑”国势日衰的局面。各诸侯国都轻视秦国,把秦国当夷狄来对待。公元前361年,

  • 中华上下五千年:子贡经商致富
    中华上下五千年:子贡经商致富

        孔子一生收徒三千,行不言之教,教育出七十二贤人。其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几个人是最卓著的。孔子在这里列出了各科成绩最优秀的几个

  • 中华上下五千年:仲尼修订《春秋》
    中华上下五千年:仲尼修订《春秋》

        在我国有一部伟大的史书,它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242年的历史,它文字极为精练却暗含褒贬。它就是由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编撰的,被列为儒家典籍的《春秋》。    《春秋》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到前4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