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野史秘闻:林白水以讥讽对联和辛辣时评为慈禧祝寿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野史秘闻

野史秘闻:林白水以讥讽对联和辛辣时评为慈禧祝寿

1904年11月16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初十,这一天正值慈禧太后的70大寿。为讨得“老佛爷” 慈禧太后的欢心,清廷上下竟然无视列强入侵、国难当头的紧迫形势,大肆糜费民脂民膏隆重操办慈禧太后的70大寿庆典活动。

时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林白水,对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和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的种种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忌恨在心上,并决定利用他所主持的《警钟日报》这一阵地,借题撰文大胆揭露、讥讽和痛批清王朝及慈禧太后的种种腐朽没落。

于是,在上海《警钟日报》的显要位置刊出了林白水为慈禧太后祝七十寿辰愤而写下一副对联: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欣逢万寿祝疆无。”">

当时,该报对此联评议称:“冷嘲热骂含讽豪端,亦寿联中之别开生面者也。若令腐儒见之,必咋舌惊走曰:何物狂生,大胆如此。” 一时间,国内各报刊纷纷予以转载,引起读者热议多多。

林白水除了在《警钟日报》上刊登“讥讽寿联”之外,还专门撰写发表了题为《万寿无疆》的时评,对于清王朝大肆糜费民脂民膏操办慈禧太后70大寿庆典予以辛辣嘲讽和猛烈抨击,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林白水在题为《万寿无疆》的时评中称:“甲辰十月十日,皇太后万寿至矣。我国之官绅士商,莫不颂太后曰:万寿无疆。各国之使臣,亦莫不呈递其本国君主、总统之书,而祝曰:万寿无疆。记者按:以此四字颂太后,实为确切不移。盖以近事证之,太后五旬万寿,则为甲申,其时法人攻越南,谅山一役,而安南之疆土无。六旬万寿,则为甲午,其时日人攻朝鲜,平壤一败,而台湾之疆土无。以是相继而起者,则德割胶州、俄割旅大、英割威海、法割广州湾。延至今年,七旬之万寿至,而西藏疆土又无。每遇万寿一次,则必失疆土无算。方今,联俄之说已大起矣。倘如,诸卖国贼之奸谋肆行无忌,以作万寿祝嘏之敬礼,则相继而失者,不知是某疆乎?某土乎?呜呼!所谓无疆也者,犹言无疆土也。举国而颂无疆,又有贼臣以为之助,吾恐瓜分之日,即在目前矣。”">

林白水的这篇时评针砭时弊,气冲牛斗,可谓脍炙人口;言简意赅,语带双关,不禁拍案叫绝;胆量之大,讥讽入骨,在今天读来也令人敬佩不已。

1905年7月,林白水为躲避清廷的政治迫害远去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主修法政,兼修新闻,成为中国留学外国学习新闻学的第一人。在此期间,林白水与宋教仁、孙中山结识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辛亥革命后,回国曾当选柄会议员,并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

从1917年开始,林白水重操旧业,先是与友人合办《公言报》,自任主笔,敢于讲真话、揭露真相,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后于1919年在上海创办《平和日刊》,在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自任社长和主笔,以白水为笔名,经常发表政论文章,大胆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由此使《新社会报》遭到查封,并入狱3个月。林白水出狱后,将《新社会报》改为《社会日报》,继续坚持原有办报方针。

1923年10月,林白水的《社会日报》因刊登大胆揭露曹锟贿选总统丑闻的文章,报馆又遭封闭,林白水本人也再次入狱。

1926年8月5日,《社会日报》登载《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该文章见报当晚,林白水即在北京遭到军阀张宗昌的逮捕,经一夜严刑拷打之后,于次日凌晨被杀害于北京天桥。南京国民政府重建后,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曾资助扶柩回乡安葬。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林白水之女、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林白水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

林慰君在《我的父亲林白水》中写道:“《警钟日报》中所有的白话文,几乎全是由林白水执笔。此时的林白水以报纸为阵地、以笔墨为武器,坚持直率而有文采、尖锐而有感情的风格,笔耕不辍,成为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阵营中的一员猛将。”在今天,人们纪念一代报人林白水先生,其意义依然重大深远。

精选推荐

  • 明史纪事本末:○郑芝龙受抚
    明史纪事本末:○郑芝龙受抚

    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熹宗天启七年六月,海寇郑芝龙等犯闽山、铜山、中左等处。芝龙,泉州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芝龙父绍祖,为泉州库吏。蔡善继为泉州太守,府治后衙,与库隔一街相望。芝龙时十岁,戏投石子,误中善继额,善继擒治之

  • 明史纪事本末:○争国本
    明史纪事本末:○争国本

    卷六十七○争国本神宗万历十年八月丙申,皇元子生,颁诏赦天下。十四年正月,皇第三子生,进其母郑氏为贵妃。二月,辅臣申时行等请册立东宫。疏曰:“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自元子诞生,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

  • 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
    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

    卷六十二○援朝鲜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平秀吉者,萨摩州人仆也。始以鱼贩卧树下,有山城州倭渠名信长,居关白职位。出猎遇吉,欲杀之。吉善辨,信长收令养马,名曰木下人。信长赐与田地,于是为信长画策,遂夺二十余

  • 明史纪事本末:○大同叛卒
    明史纪事本末:○大同叛卒

    卷五十七○大同叛卒世宗嘉靖三年秋七月,大同正堡军叛,杀巡抚张文锦、参将贾鉴。大同古云中地,北距塞,地平漫不甚险。巡抚、都御史张文锦议镇城北九十里筑五堡,将成,欲徙镇卒二千五百家往戍之,堡五百家,为大同藩篱。诸镇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