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1)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1)

孔子说:“不是嘛!君子最怕自己死后不能流芳百世。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靠什么给后人留下好名声呢?”于是,他根据鲁国的史记创作了《春秋》一书。此书上起鲁隐公,下至鲁哀公十四年,记载了鲁国的十二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历史。它以鲁国为中心进行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借鉴了殷代的旧制度,上推而继承了三代的法统,文辞简约而意旨广博。吴、楚的国君自称为王,《春秋》贬称其为子爵;践土会盟,实际上是晋国国君召周王去的,而《春秋》对此则避讳说:“周王到河陽巡狩。”依此类推,《春秋》一书以此为准绳,褒贬当时的人和事。后代国君中有的对此书加以倡导、推广,使其蕴涵的义法通行,那样,天下的乱臣贼子就会感到恐惧了。

孔子任职期间,审理诉讼案件,如果文辞上存在可以和别人商议的地方,他就决不独自决断。至于《春秋》的写作,孔子该写的一定写,应删的一定会删去,甚至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字的弟子,都不能对《春秋》增删一个字。孔子对学习《春秋》的弟子们说:“后人知道我孔丘,是因为《春秋》这部书,而要是怪罪我也是因为该书。”

一年以后,子路死在卫国。孔子也病了,子贡来探望他。而孔子正拄着拐杖在家门口悠闲的散步,他看见子贡,问他说:“赐,你为什么来的这么晚啊?”随即,孔子叹息,唱起了哀怨的歌曲:“泰山要倒塌了!梁柱要折断了!哲人要凋谢了!”同时,孔子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他又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遵循我的主张。夏代人死了,棺木停放在东台阶,周代人死了,棺木停放在西台阶,殷代人死了,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根柱子中间。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厅堂的两根柱子中间,接受他人的祭奠。我原本就是殷人啊。”七天以后,孔圣人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圣人身后

孔子去世以后,鲁哀公致悼词说:“老天爷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丢下我一个人在位,我既孤独又伤痛。啊!多么悲痛!尼父,我顾不得用礼法约束自己了!”子贡听到这个悼词以后,反驳说:“鲁国国君难道不会终老于鲁国吗?先生曾经说过:‘礼法丧失就会昏乱,名分丧失就会出现过失。意志丧失就会昏乱,失去所宜就会出现过失。’先生生前,鲁国国君不能重用他;去世以后,鲁国国君写祭文来哀悼他。这是不符合礼法的。他以诸侯的身份而自称‘我一个人’,这是不符合名分的。”

孔子去世以后,被葬在鲁城以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服丧三年。三年丧期完毕,大家相对哭泣、各又尽哀,大部分人告别离去,有的却留在了鲁城。只有子贡在孔子的墓旁搭了一间小屋,守墓共达六年,然后才离去。后来,孔子的弟子与其他的鲁国人前往孔子墓地居住,逐渐达到了百余家。因此,这里后来被命名为孔里。鲁国人世代相传,每年都按时到孔子的墓前祭拜,而儒生们也在那里讲习礼仪,举行乡饮、射礼等活动。孔子的墓地有一顷面积。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们居住的内室,后来就改建成了孔庙,收藏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瑟、车辆、书籍等物品,这种传统被一直延续下去。汉代的时候,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地,用太牢的礼仪祭祀孔子。而鲁地的诸侯、卿相一到任,常常先是到孔子墓地去拜谒,然后才开始处理政务。

孔子生下了孔鲤,孔鲤先于孔子去世。孔鲤生下了子思,子思曾经创作了《中庸》。其他的孔氏后人中,比较著名的有孔付,他曾经做过汉惠帝的博士,后来被提升为长沙太守,身高达到了九尺六寸。孔安国是汉武帝时期的博士,官至临淮太守,但是短寿早死。

精选推荐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0)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0)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易经》,并且详细解释了《系》、《象》、《说卦》、《文言》等篇。他对《易经》爱不释手,以至于韦编三绝。他说:“如果我还能多活几年的话,那么,对《易经》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充分掌握了。”孔子用《诗》、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9)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9)

    接舆是楚国的一位贤者,他因为愤世嫉俗而假装痴狂。一天,他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边。歌词大意是:“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学说和道德为什么如此不受重视!饼去的已经不能够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追求。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政的人都很危险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6)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6)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巧遇上晋、楚争霸。两国轮番讨伐陈国,甚至连吴国也侵犯陈国,弄得陈国一刻也不得安宁。孔子慨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子弟个个志向远大,只是做事疏忽了一些。他们都有进取心,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初

  • 史记新读:粉黛三千为一人(4)
    史记新读:粉黛三千为一人(4)

    武帝后宫卫皇后,字子夫,出身微贱,生在平陽侯的封邑里。子夫原本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女。武帝继位以后,几年都没有生下皇子。平陽公主心里替自己的弟弟着急,于是挑选了十几名良家女子,将她们装扮起来养在家里,准备进献给武帝。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