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克宁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克宁传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敌,昼夜不吃不睡有十几天。后来跟随武皇自鞑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庄宗本纪
    旧五代史白话文:庄宗本纪
    (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名存勖,是武皇帝的长子。母亲是贞简皇后曹氏,唐光启元年(885)十月二十二日在晋陽宫生下庄宗。曹后怀孕时曾梦见神仙穿黑衣执扇子在身旁伺候。生育时,紫气从窗户涌出。庄宗在婴儿时体貌奇特,厚重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段深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段深传
    段深,不知是哪处人氏。开平年间,因为精于医术而在翰林听候皇帝诏召。当时梁太祖身患疾病很久,小便很浑浊,僧人晓微奉侍医药,略有起色,太祖就赐给晓微紫衣和大师的称号,赏赐财物非常优厚。不久太祖旧病又复发,晓微被剥夺了所赐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武皇本纪
    旧五代史白话文:武皇本纪
    (上)太祖武皇帝,讳名克用,原来姓朱耶氏,祖先是陇右金城人。始祖名叫拔野,唐贞观年中任墨离军军使,随从唐太宗讨伐高丽、薛延陀有功,任金方道副都护,因而定居在瓜州。唐太宗平定薛延陀各部,在安西、北庭设置都护以统管他们,划分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罗隐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罗隐传
    罗隐,余杭人。以诗歌闻名于天下,特别擅长于歌咏史事,但做诗大多寓含讥刺嘲讽,因此不被科举录取,却大为唐朝宰相郑畋、李蔚所赏识。罗隐虽然负有文才盛名,但是形貌古朴而丑陋。郑畋的女儿小时就有文才,曾经披阅罗隐的诗卷,朗诵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仇殷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仇殷传
    仇殷,不知是哪一州郡的人。梁太祖开平年间,官至钦天监,明晓星相、图纬、历法、方术,技艺方法精确缜密,近代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光化年间,太祖在滑州时,派遣密王朱友伦率领三万军队抵御幽州十多万大军,非常担心密王抵挡不住,传召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刘寻阝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刘寻阝传
    刘寻阝,密州安丘县人。祖父刘绶,任密州户掾,追赠为左散骑常侍。父亲刘融,任安丘县令,追赠为工部尚书。刘寻阝年幼时心有大志,爱好用兵谋略,涉猎史籍书传。唐中和年间,跟随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任小校。王敬武去世后,青州三军推举他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贺瑰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贺瑰传
    贺瑰,字光远,濮陽人。曾祖贺延,因贺瑰而尊贵,追赠为左监门上将军。祖父贺华,追赠为左散骑常侍。父亲贺仲元,追赠为刑部尚书。贺瑰小时洒脱不羁,有英雄勇敢的气概,遇上乱世而从军。朱王宣任濮州刺史兼郓州马军步军都指挥使时,提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杨师厚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杨师厚传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为李罕之部下将领,因勇猛果敢而闻名,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到李罕之失败后,退守泽州,杨师厚与李铎、何纟因等人来投降,梁太祖暂任他为忠武军牙将,接着历任军职,迁至检校仆射,上表推荐授与曹州刺史。唐朝天复三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牛存节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牛存节传
    牛存节,字赞贞,青州博昌人。本名叫礼,梁太祖给他改了名并取了字。少年时以雄健勇敢自负。唐乾符末年,同乡诸葛爽任河陽节度使,牛存节前往追随他,诸葛爽死后,牛存节对同辈人说:“天下动荡,当选择英明主人服事他,以图富贵。”于是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徐怀玉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徐怀玉传
    徐怀玉,本名叫琮,亳州焦夷县人。小时以雄勇俊杰自任,跟随太祖起军。唐朝中和末年,跟随太祖到大梁。光启初年,蔡州贼人屯驻金堤驿,徐怀玉带领轻装骑兵接连打败他们,因而不断升迁直到亲从副将,改任左长剑都虞候。又随从太祖在板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彦章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彦章传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过官,后因为王彦章显贵,追封王秀为左散骑常侍,追封王庆宗为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小从军,隶属于太祖手下,因骁勇善战而闻名。逐渐提升军职,接连升到掌管禁卫军。跟随太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寇彦卿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寇彦卿传
    寇彦卿,字俊臣,大梁人,祖父寇..,父亲寇裔,都是宣武军牙校。太祖镇守汴州时,因为寇彦卿为将门子弟,便提拔他在自己身边。成年后,被选为通赞官。太祖任元帅时,寇彦卿补任元帅府押牙,兼任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太祖接连上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庞师古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庞师古传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叫从,以中涓官身份追随太祖,性情诚挚愚忠,未曾离开太祖左右。到太祖镇守汴州时,建立武装,才得战马五百匹,即以庞师古为偏将,援助陈州,攻破蔡州,屡有战功。到朱珍因罪而被诛杀,便任庞师古为都指挥使。于是渡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重胤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重胤传
    李重胤,宋州下邑人。形状相貌雄壮勇武,早年在黄巢军中,就公认他刚强凶猛。唐代中和四年(884)五月,同尚让、李谠等人率领部队到繁台,与太祖的军队相抗拒。到黄巢乱寇渐渐衰微时,李重胤就带领部队投降。太祖一向赏识他,越级提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存敬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存敬传
    张存敬,谯郡人。性情刚直,有胆识勇气,临危无所畏惧。唐中和年间,跟从太祖奔赴汴州,因他能屈己效忠,颇与太祖亲昵,首任右骑都将。跟从太祖征讨黄巢和蔡州贼寇,共经百战,多于危急之间,显现奇略,因此频立大功。光启年间,李罕之会合晋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重师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重师传
    王重师,颍州长社人。材力过人,沉默而有大度,遇事能应变,刀剑长矛技法之妙,冠绝一时。唐中和末年,蔡州贼寇攻陷许昌,王重师脱身逃奔太祖,太祖惊异他的相貌,于是把他归隶于拔山都军旅中,王重师常在军前效力立功,超群出众。文德年间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朱珍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朱珍传
    朱珍,徐州丰县雍凤里人。太祖初起兵时,朱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多人,以中涓官的身份相追随,摧坚城陷战阵,所向无敌。到太祖镇守汴州时,兼任招讨使,暂任朱珍为宣武军右职,以掌管心腹将士。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文蔚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文蔚传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父亲张衤易,在唐僖宗朝代,接连任显要官职。张文蔚幼小时即砥砺文章德行,求知交友,有名士的声誉。唐乾符初年,登进士第,当时丞相裴坦兼管盐铁事务,张文蔚进入仕途暂任巡官。不久,服家丧,以孝行闻名。中和年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敬翔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敬翔传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神龙年间平陽王敬晖的后代。曾祖敬琬,是绥州刺史。祖父敬忻,为同州掾吏。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敬翔爱好读书,特别擅长于文章写作,应用敏捷自如。乾符年间,考进士落第。到黄巢攻陷长安,才东出函谷关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归霸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归霸传
    张归霸,字正臣,清河人。祖父张进言任陽谷县令。父亲张实,也做过官。归霸小时潇洒不拘,爱好兵术。唐朝乾符年间,盗寇蜂起,张归霸领着兄弟三人弃家投奔黄巢,很因勇敢机智闻名。黄巢攻陷长安,即授他以左番功臣名号。中和年间,黄巢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赵匡凝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赵匡凝传
    赵匡凝,蔡州人。父亲赵德..,开始时服事秦宗权,任列校,当秦宗权强暴时,任襄州留后。唐朝光启四年(888)夏六月,赵德..知道秦宗权必败无疑,于是将汉南之地全部归顺唐朝,又派使者与太祖结好,并发誓戮力同心,共讨宗权。这时太祖做蔡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葛从周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葛从周传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曾祖父葛阮,祖父葛遇贤,父亲葛简,均被追赠为兵部尚书。葛从周小时候就豁达大度,有才智谋略,开始时加入黄巢军,逐渐提升为军校。唐朝中和四年(884)三月,梁太祖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葛从周与霍存、张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谢彦章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谢彦章传
    谢彦章,许州人,幼年拜葛从周为养父,从周喜爱他机敏聪明,教他兵法,经常把一千枚钱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排列成战阵队伍的形状,教他出没进退的方法,彦章全部掌握了其中诀窍。到壮年,服事太祖为骑兵将领。梁末帝即位后,任他为两京马军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罕之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罕之传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父亲李文,一生种田。李罕之勇敢敏捷,力气可抵数人。小时学做儒士,不成,又削发为僧,因他无赖流浪,到哪里都不被收容。曾到酸枣县要饭,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于是把瓦钵朝地下一摔,撕烂并扔掉僧衣,跑去做强盗。正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