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南北史演义: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
    南北史演义: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
    却说晋安帝复辟逾年,追叙讨逆功绩,封刘裕为豫章郡公,刘毅为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安成郡公。一国三公,恐刘裕未免介介。此外亦各有封赏,不胜枚举。独殷仲文自负才望,反正后欲入秉朝政,因为权臣所忌,出任东陽太守,心下很是怏怏。何无
    历史典籍
  • 南明史:后 记
    南明史:后 记
      这部南明史终于交付出版社了。说来话长,1982年写完《明末农民战争史》,就开始了南明史的撰作。大约写了一半草稿,由于一些原因曾经一度搁置。原因之一是我感到明代的卫所制度和相关问题非常重要,值得下功夫去探讨。于是
    历史典籍
  • 南北史演义: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
    南北史演义: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三十一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南明史:第三十一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一节郑成功决策复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在长达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大陆断断续续派出的官员、军队以及出海的商人、渔民同岛上的高山族同胞有过接触,福建沿海的居民移居澎湖、台湾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元朝和明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三十二章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南明史:第三十二章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第一节清廷组织三省会剿清朝初年,由于满洲贵族推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征服政策,使民族矛盾在一段时间里上升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大顺军余部和大西军余部一直是这一斗争的主力。顺治十八年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三十章 永历朝廷的覆亡
    南明史:第三十章 永历朝廷的覆亡
      第一节永历帝流亡缅甸1659年(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闰正月二十五日(丙子),朱由榔和小朝廷的文武官员在平陽侯靳统武护卫下,由永昌府(今云南保山市)退到盏达土司,第二天行至布岭,距离中缅边境已经不远了。马吉翔认为只要进入缅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南明史: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第一节长江之役的战略部署1658年(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清军三路进兵西南,李定国等战败,永历朝廷形势危急。郑成功见清方主力集中于西南,认为这是扩大以自己为首的东南抗清基地的大好时机,决定率领主力乘船北上,展开长江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八章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南明史:第二十八章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一节清军三路进攻贵州、云南孙可望的发动叛乱和兵败降清,在清廷看来无异是天赐良机,可以利用南明的内讧,一举荡平黔、滇,实现统一大业了。1657年(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廷正式下达三路进军西南的诏谕:一,任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南明史: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第一节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舟山失守以后,鲁监国朱以海南下福建厦门。当时,部下的兵将还相当不少。郑成功把鲁监国的兵败来会,看成是建立自己独霸东南沿海局面的良机。邵廷寀记载:“郑芝龙之北也,遗书戒成功曰:众不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南明史: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第一节孙可望的跋扈自雄和陰谋篡位孙可望自从把永历帝迁到安龙以后,朝廷大权已经完全被他掌握。所谓永历朝廷不过是个虚有其名的空架子,仅靠一小批扈从文武官员勉强支撑门面。军国大事都由孙可望在贵陽裁决,然后在形式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南明史: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第一节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在历史上,每一个新兴王朝在军事上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清朝也不例外。只是被清廷统治者视为争夺天下和巩固天下的嫡系军队的由盛转衰过程来得特别迅速。1644年到1647年(顺治元年至四年)满洲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五章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南明史:第二十五章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第一节1653年李定国广东肇庆之役在广西桂林、湖南衡州大捷之后,孙可望出于妒嫉心理,竭力限制李定国部的发展,甚至设计加以谋害。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被迫改变战略方向,决定由广西向广东进军。这样,既可以避免同驻守在贵州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南明史: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一节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鲁监国进驻舟山以后,摆脱了郑彩的控制,战略上也由恢复福建改为经营浙江。当时,张名振、阮进、王朝先等部驻于舟山;闽安伯周瑞、平虏伯周鹤芝屯于温州的三盘;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南明史: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节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战役从顺治七年底到顺治八年初,孙可望基本上完成了对永历朝廷残存武装的收编工作。南明政权及其军队实际上已经形成以原大西军为主的抗清实体。在这以后,永历皇帝只是作为用以号召远近的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一章 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南明史:第二十一章 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第一节孙可望请封秦王之纠葛以孙可望为首的大西军进入云南,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经营云南是为了有个稳定的后方进行休整,积聚力量,以便重整兵马,同清军再决雌雄。入滇两年,由于政策措施正确得当,社会安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九章 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南明史:第十九章 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第一节楚党和吴党明末党争剧烈,官僚士大夫往往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多次给民族带来重大灾难。如果说在弘光以前的东林、魏党之争表面上还以“君子”、“小人”为分野,到永历时期就完全变成了争夺朝廷权力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二十章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南明史:第二十章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第一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统兵南下1648年(顺治五年)清廷在姜瓖、金声桓、李成栋掀起的反清浪潮下,深感满洲兵力有限,决定起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统兵南下。这年十二月,多尔衮派使者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南明史: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第一节山东等地的反清斗争历来讲南明史的人大抵都把视线集中于江南,很少甚至完全不涉及黄河流域的反清复明的运动。自然,南明的几个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相对而言明、清对峙的局面在南方表现得最明显;但是,北方汉族官民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战局
    南明史: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战局
      第一节明军收复常德、宝庆与何腾蛟挑起内衅1648年正月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和同年四月广东李成栋的反正,是永历朝廷的一大转机。上文已经指出了金、王用兵方向的不当和李成栋援救江西不力,导致局势逆转。但是,就整个南明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五章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南明史:第十五章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1647年是永历改元的第一年,呈现在朱由榔面前的图景是非常黯淡的,清兵步步进逼,险象毕露;南明方面虽然还有几个正直老臣如瞿式耜、何腾蛟、堵胤锡勉强支撑着残山剩水,也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永历二年(1648)的元旦,朱由榔在桂林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六章 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南明史:第十六章 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第一节金声桓、王得仁领导的江西反正金声桓原来是明宁南侯左良玉的部将,明朝灭亡时升至总兵官。1645年四、五月间,清英亲王阿济格大军追剿李自成部进至九江一带,左良玉病死,部将随良玉之子左梦庚在东流县(今安徽东至县)境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三章 永历朝廷的建立
    南明史:第十三章 永历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和绍武争立1646年八月,隆武帝在汀州遇害;九月,消息传到湖广和广东、广西等地,在南明各地官绅中又一次引起极大的震动。皇室继统问题再次提上紧急日程。在大多数官绅心目中,桂藩朱由榔是最合适的人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四章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南明史:第十四章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第一节郑军同安之役1647年八、九月间泉州战役,郑成功还是以定国公郑鸿逵的助手身分参战的。战败返回安平以后,他加强了自身力量的积聚,广泛召募文武人才。在他的感召下,原浙江巡抚卢若腾、进士叶翼云、举人陈鼎等相继而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二章 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南明史:第十二章 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第一节郑芝龙降清郑芝龙既已决定投降清朝,首先撤回防守仙霞岭的军队,使清军得以顺利进入福建;接着又谎称“海寇”侵扰他的故乡安平,在八月间率部返回泉州①。九月十九日,清军未遇任何抵抗就占领了福州②。郑芝龙的引狼入
    历史典籍
  • 南明史:第十章 大顺军联明抗清
    南明史:第十章 大顺军联明抗清
      第一节东路大顺军同何腾蛟的联合与受排挤1645年五月初,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牺牲于当地地主团练之手后,大顺政权实际上已处于瓦解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一,曾经统治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江、淮地区的大顺政权管辖区由于清军追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