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启蒙教育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古代故事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

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

故事

王羲之教子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称为“书圣”。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在教育上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王羲之对自己和七个儿子要求都很严格,规定他们在吃饭、穿衣上都要艰苦朴素,不能铺张浪费。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有一天,他将自己写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一张摇一下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才有了点笑意,提笔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儿,然后把字都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拿着自己的字给母亲看,问母亲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有什么不同。母亲拿着他的字看了半天,然后指着那个“大”字底下的一点儿对王献之说:“只有这一点儿像你父亲的字!”即使有客人在,王羲之总是让儿子王献之陪在身旁,从不约束孩子。父母热情好客的行为感染了王献之,并对王献之性格、品德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王羲之鼓励王献之勤学苦练,传说王献之练笔曾用尽十八缸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水平提高很快,终于成为一代大家。王献之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精选推荐

  •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

  • 古代故事:景公掏雀
    古代故事:景公掏雀

    景公掏雀齐景公有一次兴起,去掏麻雀窝,可是掏出来后,却发现麻雀太小了,于是又将它放回窝里。晏子恰好听到此事,便未按通常朝会的时间,先行入见景公。景公因为掏出麻雀又放回去,穿着长袍来回折腾后,不禁汗流浃背,衣冠也因此不整

  • 古代故事:昭公自悔
    古代故事:昭公自悔

    昭公自悔鲁昭公流亡到齐国,齐景公问道:“你年龄很轻,何至于如此呢?”昭公悔恨地回答道:“在我年少的时候,人多爱护我,我不能够体察感恩;人多谏诤我,我又不能采纳改进。因此,内无辅助之士,外无辅佐之臣。内外真正能辅助我的没有一

  • 古代故事:景公随嬖妾所欲
    古代故事:景公随嬖妾所欲

    景公随嬖妾所欲翟王的儿子羡,臣于景公,他以十六匹马御车的技术,邀请景公观赏。景公观看以后,并不喜欢羡的驾车。然而景公有一位爱妾名叫婴子,长得十分美丽,景公非常宠爱她。婴子很想看看羡的驾车技术,要求景公带她一同观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