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启蒙教育

国学入门: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国学入门

国学入门: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五礼由来】

我们是一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礼的重视从古代的五经之一《周礼》就可以看出来。礼不仅是一套规范,更是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庄重和美的思想。古代的贵族要学习五礼,才能算作是有教养的人。五礼就是本节的话题。

“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是常用来形容中国的词汇。我们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历史典籍的记载,最初的礼仪来自人们的饮食生活,叫做“食礼”。最早出现的食礼,来自远古的祭神仪式。先民把黍米和猪肉放在烧石上烤炙,献给神明享用,在地上凿坑当做酒樽,用双手掬捧着给神明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表达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食礼是人与神鬼的沟通,后来逐渐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这样就演变出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礼制的形势。

为了使礼仪更好地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提出了“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定礼仪和相关的音乐规范,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制定一套具体的规定。周公的这套礼乐,维持了周王朝四百年的统治,但是后来礼崩乐坏,社会陷入了混乱。

周公之后五百年,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他们对周礼继续加以规范,并且补充了仁、义、礼、法等内涵,食礼成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经过这三位思想家的整理,最后形成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礼思想成了社会的核心与灵魂。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饮上的礼尚往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五礼内容】

现在所说的五礼,指的是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吉礼是五礼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对天地、人鬼的祭祀典礼。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神名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师,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祭先王、先祖等。因为人们相信祭祀祖先神明可以得到保佑,如果天降灾祸则是神明发怒了,所以这种吉礼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情,古人慎之又慎。

嘉礼:嘉礼是关于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包括生活的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这种礼仪是对日常生活的规范,越到后来越详细,而对女性的“三从四德”,则是宋代人的发明,之前不特别要求妇女。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使者的仪礼,主要是外交方面的。

军礼:军礼是带兵和打仗的礼节。古人大战是约定好时间地点的,也会通报自己的主将姓名,交战前相互问候、按时到达、讲信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到了春秋以后,有人说“春秋无义战”,那时候礼崩乐坏了,人们就不讲信用、使用欺诈的手段了。

演奏军乐也是军礼中的内容,还有士兵的穿着,临行时的祈福活动、回来以后处理伤病和阵亡士兵的后事,这些都有要求。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之礼。古人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五谷歉收或者疾病流行,以吊礼哀灾祸,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暴动和寇乱。

精选推荐

  • 国学入门: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国学入门: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五礼由来】    我们是一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礼的重视从古代的五经之一《周礼》就可以看出来。礼不仅是一套规范,更是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庄重和美的思想。古代的贵族要学习五礼,才能算作是有教养的人。五

  • 国学入门:9.13 棋:智力与耐力的较量
    国学入门:9.13 棋:智力与耐力的较量

        【围棋】    传说乾隆皇帝喜欢下棋,有一次他和官员刘墉下棋,说输了的话就可以答应他任何条件。结果真的输给了刘墉,乾隆问刘墉想要什么,刘墉说想要皇上帮忙成全他的亲事,原来,刘墉看上了一位漂亮小姐,但是他自己弓腰驼背

  • 国学入门:9.9 太极拳:柔如水,韧如丝
    国学入门:9.9 太极拳:柔如水,韧如丝

        【太极产生】    受到中国功夫电影的影响,很多外国人天真地以为,凡事中国人都会几招拳脚功夫,就像我们都认为巴西人个个能踢足球一样。不过巴西人大部分是爱足球的,中国人一到半百的年龄,也就常以太极养生。太极不是功

  • 国学入门:9.6 酒:灵感的泉眼
    国学入门:9.6 酒:灵感的泉眼

        【酒的历史】    烟是舶来之物,但酒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一个文人不爱酒,就算是不写诗的渔夫,也喜欢在江边舟上豪饮。酒比烟的历史悠久,也比烟更回味无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