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 藤类概述

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2、含水藤:解渴。
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5、南藤:治风。
6、清风藤:治风湿麻痹。
7、百灵藤:治风痹。
8、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
9、落雁木;治脚气肿。
10、千里及:有小毒,治赤痢、眼疾。
11、海藤:汁名“藤黄”,有毒,杀虫。
12、鸡血藤:苦、温;治妇人月经不调,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症。
上一篇:本草纲目:草部 忍冬
下一篇:本草纲目:草部 泽泻

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2、含水藤:解渴。
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5、南藤:治风。
6、清风藤:治风湿麻痹。
7、百灵藤:治风痹。
8、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
9、落雁木;治脚气肿。
10、千里及:有小毒,治赤痢、眼疾。
11、海藤:汁名“藤黄”,有毒,杀虫。
12、鸡血藤:苦、温;治妇人月经不调,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症。
上一篇:本草纲目:草部 忍冬
下一篇:本草纲目:草部 泽泻
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2、含水藤:解渴。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5、南藤:治风。6、清风藤:治风湿麻痹。7、百灵藤:治风痹。8、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9、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1、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温水服,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延龄散”。2、班疹。用钩藤的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三分或半钱,温酒送下。
【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气味】(根、苗)甘、寒、无毒。【主治】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醒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通草子:厚肠胃,令人能食,止渴,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