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八节痔漏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八节痔漏

第五十八节痔漏

【因证】因虫就燥也。乃木乘火势而侮燥金,归于大肠为病,皆风、热、燥、湿为之也。盖肠风、痔漏总辞也,分之则异。若破者则谓之漏。大便秘涩,必作大痛。此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作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胃湿也。胃刑大肠则化燥,化以乘燥热之实,胜风附热而来,是风、燥、湿、热四气而合。故大肠头成块,湿也;大痛者,风也;结燥者,主病兼受火邪也;不通者,热也。

【治】以苦寒泻火,辛温和血润燥、疏风四君子四物黄芩(凉大肠)枳壳(宽大肠)槐角(凉血生血)升麻秦艽白术丸秦艽(去芦)皂角(各一两,去皮,烧存性)白术(五钱)当归(半两,酒洗)桃仁(一两,去皮尖)地榆(三钱,破血)枳壳(麸炒,泄胃)泽泻(各半两,渗湿)大黄(四钱)面糊丸,米汤下百丸。空心服,以膳压之。气滞,加槟榔、木香;湿热胜,加柏。

一云,凡痔漏,苍术、防风为君;甘草、白芍为肠风塞药炉甘石()牡蛎粉痔漏方好腊茶脑子同研津调,纸花粘贴。除根用后又方白矾(枯二钱,生二钱)乳香(三钱)真香油同研为膏,纸花贴。如便秘,枳实,当归汤下三黄丸黄牛角(一个,切)蛇蜕(一条)皂角(小,五个)穿山甲上并切,入瓷瓶,泥固济,候干。先以火烧烟出,方以大火红,出冷,研细,胡桃酒下。临卧引出虫,五更却以酒下二钱。

木槿散治痔专封口,能干。木槿花八九月采,陰干。用叶杵敷亦可又方当归(一两)黄连(二两)乌龟(一个)酒煮干,日干为末,蜜丸皂子大。治脱肛方理省藤桑白皮白矾煎洗自收。因治玉茎挺长,亦湿热,小柴胡加黄连。有块加青皮;外用热丝瓜汁调五味子敷。

精选推荐

  •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九节妇人产胎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九节妇人产胎

    第五十九节妇人产胎【脉】平而虚者,乳子。陰搏陽别者,妊子。搏者近于下,别者出于上,血气和调,陽施陰化也。少陰脉动甚者妊。少陰,心脉也。尺中按之不绝者妊;三部脉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妊。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脉数

  •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八节痔漏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八节痔漏

    第五十八节痔漏【因证】因虫就燥也。乃木乘火势而侮燥金,归于大肠为病,皆风、热、燥、湿为之也。盖肠风、痔漏总辞也,分之则异。若破者则谓之漏。大便秘涩,必作大痛。此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作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

  •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节喉痹
    脉因证治:卷四 第五十节喉痹

    第五十节喉痹【因】热内结。虽有蛾闭、木舌、缠喉、走马之名,火则一也。论咽与喉,会厌与舌,同在一门,而用各异,喉以候气,故通于天;咽以纳食,故通于地;会厌管乎其上,以司开阖。掩其咽,其食下;不掩之,其喉错;必舌抵上,则会厌能闭其咽矣

  • 脉因证治:卷四 第四十五节癫狂
    脉因证治:卷四 第四十五节癫狂

    第四十五节癫狂【脉】大坚疾者,癫病。脉大滑者,自已;脉小急实者死,循衣缝者死,虚而弦急者死。脉虚弦为惊,脉沉数为痰热。【因】痰、火、惊。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夫血气俱虚,痰客中焦,妨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