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治人心下虚悸方,麻黄、半夏等分,捣,蜜丸,服如大豆三丸#5,日二#6,稍增之。半夏汤洗去滑,乾。

治惊忧怖迫遥#7,或惊恐失财,或激愤惆怅,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者。

龙骨、远志、伏#8神、防风、牡蛎各二两,甘草七两,大枣七枚,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日日作之,取差。

又方,伏苓#9、乾地黄各四两,人参、桂#10各三两,甘草二两,麦门冬一升,去心,半夏六两,洗滑,生薑一斤,以水一斗,又杀乌鸡取血及肝心,煮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其问少食无爽,作三剂差。

又方,白雄鸡一头,治如食,真珠四两切,薤白四两,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宿勿食,旦悉鸡等及饮汁尽。

又有镇心定志诸丸,在大方中。

治卒中邪鬼,恍惚振襟方,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在穴上,各七壮,不止,至十四#11壮愈。此事本在杂治中。

治女人与邪物交 通,独言独笑,悲思恍惚者、末#12雄黄一两,以松脂二两溶和,虎爪搅,令如弹丸,夜内火笼中烧之,令女人侵坐其上,被急自蒙,唯出头耳,一尔未差,不过三剂,过自断也。

又方,雄黄一两,人参一两,防风一两,五味子一升,捣筛,清旦以井水服方寸匕,三服差。

师往以针五枚内头髻中,狂病者则以器贮水,三赤新布覆之,横大刀于上,悉乃矜庄,呼见其人,其人必欲起走,慎勿听,因取一喷之,一呵视,三通乃熟,拭去水,指弹额上近髮际,问欲愈乎?其人必不肯答,如此二七弹乃答,欲因杖针刺鼻下人中近孔内侧,空停针,两耳根前宛宛动中停针,又削鼻直上入髮际一寸,横针又刺鼻直上入,乃具诘问,怜怜醒悟,则乃止矣。

若男女喜梦与鬼通致恍惚者,锯截鹿角屑,酒服三指撮,日三。

附方

张仲景:主心下悸,半夏、麻黄丸。二物等分,末,蜜丸如小豆,每服三丸,日三。

《简要济众方》:每心藏不安,惊悸善忘,上鬲风热化痰。

白石英一两,朱砂一两,同研为散,每服半钱,食后夜卧,金银汤调下。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妨,常旦忧愁不乐,兼心忪者。

取莎草根二大斤,切熬令香、以生绢袋贮之,于三大斗无灰清酒中浸之,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冬十月后,即七日,近暖处乃佳。每空腹服一盏,日夜三四服之,常令酒气相续,以知为度。若不饮酒,即取莎草根十两,加桂心五两,芜萸三两,和捣为散,以蜜和为丸,捣一千杵,丸如梧子大,每空腹以酒及薑蜜汤饮汁等下二十丸,服,渐加至三十丸,以差为度。

精选推荐

  •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

    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灸两足大指下横文中,随年壮,又别有续命汤。若毒急不得行者,内筋急者。灸内踝,外筋急者,灸外踝上,二十壮。若有肿痺,虚者取白敛二分,附子一分,捣,服半刀圭,每日可三服。若眼上睛垂者,灸目

  •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治人心下虚悸方,麻黄、半夏等分,捣,蜜丸,服如大豆三丸#5,日二#6,稍增之。半夏汤洗去滑,乾。治惊忧怖迫遥#7,或惊恐失财,或激愤惆怅,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者。龙骨、远志、伏#8神、防风、牡蛎各二两

  •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治疟病方,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又方,用独父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又方,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

  •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救卒中恶死方第一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1,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