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老中医秘方:五十四、肛裂_中药偏方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老中医秘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四、肛裂_中药偏方

肛裂因粪便干硬,肛管皮肤受到损伤所致。多发生于肛门后中线处,严重者裂口可深达肛门括约肌。

1 .乳没膏治肛裂

[方 剂] 乳香、没药各20克,丹参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制用法] 先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75%乙醇适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调匀,即行煎熬加工成油膏状,贮瓶备用。用药前嘱病人排尽大便,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分钟左右,再用双氧水溶液清洗创面裂日,再经干棉球拭干泡沫,再取药膏外敷创面处,然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次,直至裂口愈合。

[功 效] 活血止血,止痛生肌。

[验 证 治疗32 例,效果颇佳。止血效果:32例中敷药后全部止血,大多数患者3-4天便血停止;止痛效果:敷药后有23例患者在3-5天疼痛消失;裂口愈合效果:经治疗后,除1例因伴有大哨兵痔疮面未愈合,一般愈合时间为7天左右。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青散疗法》。

2 .润肤膏治肛裂

[方 剂] 当归、生地各15克,麻油150克,黄蜡30克。

[制用法] 先将当归、生地人油内煎熬,药枯后去渣,投人黄醋,即成半、液状油膏,备用。每天大便后,清洗疮面,然后取药膏适量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 次。

[功 效] 润肤生肌。

[验 证] 用治上症,效果颇佳。

[备 注] 引自《疡科妙方》 。

3 .生肌膏治肛裂

[方 剂] 冰片、煅龙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炉甘石64克,煅石膏143克,凡士林264克,麻油适量。

[制用法] 先取冰片及少许煅炉甘石共研成细末。再人煅龙骨粉,朱砂及余下的煅炉甘石,混合均匀,掺人煅石膏,拌匀后倾倒凡士林内充分搅拌,最后加适量麻油调成软膏,备用。肛门局部用红汞消毒后,据肛裂范围,涂满此膏,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疗 效] 止血敛疮,封口止痛。

[验 证] 治疗74例,效果满意。肛裂愈合,无不良后应。

[备 注] 引自1963年《中医杂志》(6)。

精选推荐

  • 老中医秘方:五十五、骨质增生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五、骨质增生症_中药

    骨质增生,又名“骨刺”,古称“骨赘”。是一种慢性骨质生长异常退行性疾病。中老年人发病居多。好发于脊椎、髋、膝关节、跟骨结节等处,尤以颈椎、足跟骨节处发病居多。多因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肌肉,筋络关节,客于经脉,邪气壅

  • 老中医秘方:五十二、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核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二、淋巴结核、慢性淋

    本病主要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患。常结成串,累累如贯珠,故名“瘰痨”。临床以起病缓慢,初结块如豆,皮色不变,坚硬无痛,后渐大成串,将溃时皮色暗红,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为特征,又名“鼠疮”。1 .海

  • 老中医秘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表:现为腮部疼痛、肿胀、发热,且多伴有扁桃体炎。其临床主要验方如下:1 .陈醋大蒜糊治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方  剂] 陈醋、大蒜(去皮)等份。[制用法] 将醋与蒜共

  • 老中医秘方:四十六、脑震荡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十六、脑震荡_中药偏方

    脑震荡后遗症,多因跌坠,撞击颅脑受伤3个月后仍.后遗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或耳鸣、目眩等一群综合征。且无颅脑器质性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 .乌龟頭黄瓜子治脑震荡[方  剂] 乌龟頭1个,黄瓜子9克,黄酒适量。[制用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