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老中医秘方:一、小儿发热_中药偏方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老中医秘方

老中医秘方:一、小儿发热_中药偏方

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又小儿智力未开,往往寒凉不知御,炎热不知避,饥俄无度,因此无论内伤外感,多互结为患,邪从热化,导致发热。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

[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 -39℃ 之间。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2 .薷膏汤治疗小儿夏季高热

[方剂] 香薷3 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先煎)。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小儿高热良效。

[验证] 姚xx ,女,4岁,1953年8月5日初诊。患儿夜晚纳凉感寒,翌日清晨高热烦躁,注射青毒素及复方安基比林等药,体温未降,遂来就诊。诊时高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引饮,面赤,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40.2℃ 。血检: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中性50%、淋巴42%。乃因盛夏之际,署热内蕴,复为寒闭所致。投以薷膏汤2剂。1剂后,遍身微微汗出,热度渐退,神情安定。2剂药毕,体温降至正常。

3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

[方剂] 生石膏100-1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疗效] 经本法治疗40例,生石膏用量超过150克9例、150克以下31例,4O例用药后都达到退热的满意效果。

[验证] 笔者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小儿高热,屡试屡效。

[备注] 体温在39 ℃ 以上,只要见到高热,汗出、口渴三症,即为大剂石膏使用之例。尤以高热和汗出为主要指标;若只见高热,不见汗出不在此例。

4 .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高热

[方剂] 柴胡、黄芩、法半夏、枳实、白芍各101克,大黄6克,大枣3枚,生姜3片。

[制用法] 第1剂中大黄后下。若患儿服药后腹泻1-2 次,第2 剂中大黄可同煎;如患儿热退,则可去掉大黄。5 岁以下患儿减半量。

[疗效] 用此方治疗小儿高热3 例,均接受足量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治疗。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 -12 岁.体温最高40.5 ℃ 、最低38 ℃ ,病程最长34天、最短3天。服第1剂退热者17例,服2剂退热者14例,服3-6 剂退热者6 例,2 例因右下肺肺炎服药无效。

[验证] 贵刊1990年第3 期刊登了“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高热39 例”的报道,阅后不久遇1 例适应用药的患儿,即给2剂中药,并嘱家属按文中介绍的方法服用。服l剂后,热即退。以后,我又按照文中的治疗方法,多次使用此方,皆获得了其他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我十分感谢编辑同志在审稿时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亦衷心地感谢张俊杰老师能把自已的经验贡献给大家。

[备注] 引自《新中医》(7)。

5 .黄瓜豆腐汤治小儿发热

[方剂] 黄瓜250克,豆腐500克。

[制用法] 黄瓜、豆腐切片,加水煮汤。每饮l大杯,日用2次。

[功效] 清热,生津,润燥。用治小儿夏季发热不退、口渴饮水多、尿多。

[验证] 关x ,男,5 岁,发热不退,用上方痊愈。

精选推荐

  • 老中医秘方:二、小儿感冒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二、小儿感冒_中药偏方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祖国医学根据感冒的病因,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1 .姜糖水治风寒感冒[方剂] 生姜15-30克,红糖20克。[制用法] 将生姜洗净,切作片,捣烂,入红糖水煎。趁热饮

  • 老中医秘方:六十四、鼻症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六十四、鼻症_中药偏方

    鼻炎,一般分为单纯性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属中医“鼻窒”、“鼻藁”等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多因外邪浸犯,脉络受阻,奎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痕滞,客于鼻窍所致。若迁延失

  • 老中医秘方:五十八、颈椎病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八、颈椎病_中药偏方

    颈.推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常见多发性骨疾患,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轻者头、颈、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颈部是头与躯体联结的部位,头部的血液供给大脑及躯体的神经系统,以及饮食

  • 老中医秘方:五十六、跌打损伤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五十六、跌打损伤_中药偏

    跌打损伤包括刀槍、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脱臼等,也包括一些内脏损伤。在此主要以软组织损伤为主。1 .三六九软膏治疗软组织损伤[方  剂] 乳香、没药、三棱、莪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