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鬼谷子白话文:第九 权篇 2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鬼谷子白话文

鬼谷子白话文:第九 权篇 2

【原文】

佞言①者,谄而于忠;谀言②者,博而于智;平言者③,决而于勇;戚言④者,权而于信;静言⑤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⑥进谋者,权也;纵舍⑦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以窒非⑧者,反也。

【注释】

①佞言:奸巧谄谀。

②谀言:奉承献媚。

③平言:公正平允。

④戚言:忧戚之言。戚,忧。

⑤静言:谋虑之言。

⑥策选:策划选取。

⑦纵舍:舍弃,放弃。

⑧先分不足以窒非:自己有所不足而责备他人过错。

【译文】

使用花言巧语,是为了取悦于对方以求忠诚。使用阿谀之词奉承他人,是为了显露渊博的知识,以示自己聪慧多智。使用公正平允之言,说话直截了当有所决断,以示敢于直言。使用忧戚之言,是为了权衡形势,以博取信任。使用深思熟虑的话,就会在能力不足时,反而阻止谬误获取胜利。先揣摩对方的心思再加以奉承,被称为“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被称为“博”;选取策略呈献计谋,被称为“权”;抛开顾虑大胆舍弃,被称为“决”;自己的天分不足难以制止错误,被称为“反”。

精选推荐

  • 鬼谷子白话文:第八 摩篇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八 摩篇 3

    【原文】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②。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

  • 鬼谷子白话文:第六 忤合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六 忤合 3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4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4

    【原文】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①。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②。圣人者,天地之使③也。世无可抵④,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⑤,可以检下⑥。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⑦。【注释】①合离:分合。

  •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3

    【原文】天下分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②,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③;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