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导读:第五章、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儒家思想导读

儒家思想导读:第五章、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孔子死后很快就进入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宣传推广自然由孔门弟子担当。孔子弟子众多,贤者也有70多人,有的修身、有的入仕、有的经 商,而从事教育的主要有八家(不是八个人):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荀子)、乐正氏,这其中已经有部分派别无从考据,也有的属于 从属关系,例如子思和孟子实为同一学派。孔子是因人施教,有的学问只传授个别人(例周易只传子夏),所以派别众多。

孔子虽然没有著书,却整理了大量文献,主要有六经:《诗经》、《书经》、《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因焚书坑儒造成《乐经》已失,所以六经 变成了五经。这六经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教科书,孔子死后弟子们以孔子的言行为材料,集体编写了《论语》巨作,作为儒家经典核心教程,至今仍是儒家学说最权威 的著作。之后孟子及其弟子异军突起,将日已式微的孔门之道推向了一个高潮,著有《孟子》一书。

后人(指朱熹)将五经连同《论语》、《孟子》,再从《礼记》里选出2章分别命名为《大学》、《中庸》合起来称为《四书五经》,小雅至今也不明白,这个《大 学》、《中庸》有什么必要专门单列,完全是舍本求末呀,而真正集大成的儒家巨著《荀子》却不列入其中,实在是莫名其妙。荀子是孟子死后多年才出道讲学,是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虽师法于宋研学派,却苦心钻研儒学,参合了百家思想,首创“性恶论”,圆满地解释了社会上辩论不清的理论难题,是儒家思想的最高结晶。

《礼记》既然是孔子整理,为什么又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呢?从师承关系来看,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大学》、《中庸》的内容是这一师徒之 间传授的重点或心法,就其内容来说,《大学》就只有426字,其余全是曾子的解释,所以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是许多学者不承认的,唯一有说服 力的就是《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

精选推荐

  • 老子集注:第七十八章
    老子集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86]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187]正言若反。[188]【注释】[186]那么攻“柔弱”者是

  • 老子集注:第七十七章
    老子集注: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184]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185]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注释】[184]这里老

  • 老子集注:第七十三章
    老子集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177]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78]【注释】[177]虽然说“或利或害”,但是从直观上看,显然

  • 老子集注:第七十章
    老子集注: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169]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170]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171]【注释】[169]“言有宗,事有君”。这就是说,存在一个唯一的光源,发散普遍的光。那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