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史记新读:折翅鸿鹄(2)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折翅鸿鹄(2)

兵败戏亭

陈胜、吴广起义后,一呼百应,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响应陈胜。陈胜派周文率领军队,西入函谷关,与秦军决战。周文是陈县有名的贤人,曾经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他一路上边走边召集兵马,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周文大军到了咸陽附近的戏亭时,驻扎下来。秦二世派少府章邯赦免了在骊山服役的囚徒和奴隶,全部调集来攻打张楚的大军,结果楚军大败。周文失败之后,逃出函谷关,在曹陽驻留了两三个月。章邯又追来把他打败,他再逃到渑池驻守,章邯又来追击,再次把他打得惨败。周文只得自杀,他的军队也损失巨大,几乎不能作战。

群王自立

陈胜派出义军征讨各地。没想到的是,将领武臣到达邯郸,就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召騷任左、右丞相。陈胜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属逮捕囚禁了起来,打算杀死他们。有人进谏说:“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将相的家属,这等于是又生出一个与我们为敌的秦国来。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陈胜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去祝贺,同时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做成都君,催促赵国的军队赶快进军函谷关。赵王武臣的将领们商议说:“大王您在赵国称王,并不是楚国的本意。等到楚灭秦以后,一定会来攻打赵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派兵向西进军,而派人向北攻取原来燕国的辖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土地。赵国南面据黄河天险,北面又有燕、代的广大土地,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来压制赵国。如果楚国不能战胜秦国,必定就会重视赵国。到时候赵国趁着秦国的疲敝,就可以得志于天下了。”赵王认为说得有道理,因而迟迟不向西出兵,反而派人领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各路起义军看到陈胜无力控制局面,也纷纷自立为王,起义军面临分裂的境地。

夥涉为王

陈胜称王之后,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释,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胜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胜听到后,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当这个人走进宫殿,看见华丽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说:“夥颐!陈胜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自此之后,天下流传着“夥涉为王”的说法。这位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他还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胜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胜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胜的故知旧交都纷纷离去,没有再亲近陈胜。

陈胜还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会被二人抓起来治罪。两人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来表现对陈胜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按照正规程序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胜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渐渐疏远陈胜了。

陈胜、吴广之死

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溃散,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到来,我们包围荥陽城久攻不下,如果秦国的军队到来,一定会被打得大败。我们不如留下少量的部队,守住荥陽,把其余精锐的军队全部迎击秦军。现在吴广骄横,又不懂用兵权谋,这样的人无法和他商量议事,不杀了他,我们的计划恐怕会被破坏。”于是他们就假冒陈胜的命令杀掉了吴广,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胜。陈胜无奈,只得派使者任命他做上将军。田臧于是派部将李归等人驻守荥陽城,自己带了精锐的部队西进到敖仓迎战秦军,结果田臧战死,军队溃散。章邯趁机领兵攻取了荥陽。

精选推荐

  • 史记新读:折翅鸿鹄(2)
    史记新读:折翅鸿鹄(2)

    兵败戏亭陈胜、吴广起义后,一呼百应,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响应陈胜。陈胜派周文率领军队,西入函谷关,与秦军决战。周文是陈县有名的贤人,曾经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他一路上边走边召集兵马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0)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10)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易经》,并且详细解释了《系》、《象》、《说卦》、《文言》等篇。他对《易经》爱不释手,以至于韦编三绝。他说:“如果我还能多活几年的话,那么,对《易经》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充分掌握了。”孔子用《诗》、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9)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9)

    接舆是楚国的一位贤者,他因为愤世嫉俗而假装痴狂。一天,他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边。歌词大意是:“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学说和道德为什么如此不受重视!饼去的已经不能够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追求。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政的人都很危险

  •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6)
    史记新读:寂寞的孔子(6)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巧遇上晋、楚争霸。两国轮番讨伐陈国,甚至连吴国也侵犯陈国,弄得陈国一刻也不得安宁。孔子慨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子弟个个志向远大,只是做事疏忽了一些。他们都有进取心,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