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千古之谜:八旗创建于哪一年?
    千古之谜:八旗创建于哪一年?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遇有征伐,抽调旗下甲士组成军队,即通常所说的八旗兵;同时它又是政权组织,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户籍、田土、赋役、教养、诉讼、婚姻等广泛职能。清入关前,凡人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乾隆年间的“越班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千古之谜:乾隆年间的“越班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二十日,先是翰林院,接着是吏部,分别向乾隆皇帝弘历上奏,报告在五天前的“常朝”时发生了越班事件。乾隆闻报后十分恼火,即指派专人为承办大臣负责查实,准备对违制越班的人予以惩处。一时间,紫禁城内沸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光绪年间疯子大闹金銮殿真相如何?
    千古之谜:光绪年间疯子大闹金銮殿真相如何?
    紫禁城在明、清两朝是皇宫禁地。清制,由八旗的满洲、蒙古兵挑选精锐,别组为“护军营”。“护军营”官兵多达1.5万人,上三旗官兵守护紫禁城内,下五旗官兵守护紫禁城外,负责稽查所有进出宫廷人员。戒备之森严,真犹如铁桶一般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什么?
    千古之谜: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什么?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及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7次率领舟师,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途中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东林党”“东林”之名从何而来?
    千古之谜:“东林党”“东林”之名从何而来?
    明代末期,党事纷乱,政治腐败已到极点,士大夫分邪正两派,互相攻击,宦官魏忠贤又与邪派勾结,合力迫害比较正直的朝臣。万历三十二年无锡籍大臣顾宪成被革职回乡,修宋朝学者杨时(号龟山先生)所建的东林书院,聚会失官归隐的一些大臣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唐朝“神龙”年号是谁制定的?
    千古之谜:唐朝“神龙”年号是谁制定的?
    公元705年1月22日,唐都洛陽城的玄武门内人奔马突,刀光剑影,传来阵阵喊杀声。大臣张柬之、崔立、桓彦范、袁恕己、敬晖等人,经过密谋策划,率领部分羽林兵发动了宫廷政变。他们杀死武氏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立中宗李显复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陈桥驿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千古之谜:陈桥驿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建隆元年(960年)春天,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出征,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犯,但是军到汴梁(开封)东北的陈桥驿,部众发动兵变,给他披上黄袍。第二天,赵匡胤回到汴梁,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从此,结束了自安史之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古代户口制度始于何时?
    千古之谜:古代户口制度始于何时?
    据史载,我国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有人口约1300多万。周代增加了二三百万。战国末期,共有人口2000多万。《汉书。地理》》记载,西汉末年共有居民1223.3万户,5559.4万人。这是一个比较详细也是比较信得过的数字,说明了当时我国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科举制度是何时创立的?
    千古之谜:科举制度是何时创立的?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多年。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光绪皇帝下谕:“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才最终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真可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谁是晋阳起兵的首谋者?
    千古之谜:谁是晋阳起兵的首谋者?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义军风起云涌,隋汤帝统治摇摇欲坠。正在此时,李氏集团起兵于太原,攻克长安,翦灭群雄,建立了勃勃生机的唐王朝。晋陽起兵是他们这一行动的起点,那么谁是这次起兵的首谋者呢?有关唐朝的史书,都说唐太宗李世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井田制是如何施行的?
    千古之谜:井田制是如何施行的?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可是,关于这种制度的施行情况,各家的意见很不一致,历来争论不休,至今仍然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怎样的形状才算是“井田”呢?《周礼。小司徒》郑玄注:“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真是假?
    千古之谜: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真是假?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了。据说春秋时期,越国在一次战争中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从此,越国臣属于吴,受到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3年的劳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形成的?
    千古之谜: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形成的?
    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殷都屡迁的原因是什么?
    千古之谜:殷都屡迁的原因是什么?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改换自己居留地的迁徙活动,是常有的事。不论哪一种形式和规模的迁徙,各民族和社会群体在不同时期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我国商代,殷人多次迁都,其原因究竟何在?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公认的解释。殷人迁都,史料非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
    千古之谜:“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
    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的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之“共和”元年。这一年(公元前841年),西周镐京的“国人”因不堪厉王的暴政,举行了暴动,结果是厉王被逐于彘(今山西霍县),天子大权由他人执掌,直至共和十四年宣王立。然而,“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黎元洪“床下都督”有否其事?
    千古之谜:黎元洪“床下都督”有否其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晚上7时。武昌新军起义了。当天晚上,武汉三镇城头就变换了旗帜,那面被洋人讥讽的“病蛇旗”(黄龙戏珠旗)拉掉了。革命终于使古老神州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中国从此永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李纯是死于“妻妾暖昧情事”吗?
    千古之谜:李纯是死于“妻妾暖昧情事”吗?
    民初的直系军阀、江苏督军李纯,1917年坐镇江南,控制长江下游,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号称“长江三督”,与皖系争雄而风云一时。可是到1920年10月12日,却突然暴死于江苏督军公署。李纯是怎样死的?是自杀,还是被人刺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吴禄贞被刺是谁主谋的?
    千古之谜:吴禄贞被刺是谁主谋的?
    吴禄贞,湖北云梦人,早年参加过兴中会和自立军起义。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和满洲贵族良弼是同学。在良弼的推荐下,吴禄贞当上了新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爆发后,吴禄贞在石家庄和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及山西起义军秘密联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蔡锷是怎样逃离北京的?
    千古之谜:蔡锷是怎样逃离北京的?
    “二次革命”之后,云南都督蔡锷来到北京,袁世凯送给他全国经界局督办、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处员、参政院参政等桂冠。蔡锷在京目睹耳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深为不满。然而,他处于袁世凯派来的密探监视之下,行动不得自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翁同龢缘何开缺?
    千古之谜:翁同龢缘何开缺?
    1898年6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突然被光绪帝下令开缺回籍。由于他是光绪的授读师傅、身边最亲近的大臣,因此他的开缺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张孝若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说:“帝…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赵舒翘是怎样获罪和身亡的?
    千古之谜:赵舒翘是怎样获罪和身亡的?
    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在依约被处死的“首祸”王公大臣名单里,有刑部尚书赵舒翘的名字。他的被处死,不少人认为是一个大冤案。如鲍心增在《赵尚书被冤述略》一文中就认为,“被祸诸王大臣,人知其非尽袒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海龄是怎样死的?
    千古之谜:海龄是怎样死的?
    “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67页)这是恩格斯对鸦片战争时期镇江守军英勇反击英侵略者的赞扬。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满人海龄。海龄,满洲镶白旗人,郭洛罗氏。1841年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林则徐是病死还是被人毒死?
    千古之谜:林则徐是病死还是被人毒死?
    1850年11月22日,广西道上,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赴任,日夜兼行百余里,至广东潮州普宁,不幸突然死亡。林则徐的死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特别颁发了《御祭文》和《御赐碑文》,盛赞林则徐一生的业绩。他的死也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士大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年羹尧因何被杀?
    千古之谜:年羹尧因何被杀?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间人,出身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乱。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后,十月入京觐见受封。时功盖天下,位极人臣,受封为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衔,二子分封子爵、男爵
    历史典籍
  • 千古之谜:孤拔死于何处?为何人击毙?
    千古之谜:孤拔死于何处?为何人击毙?
    公元1884——1885年,世界的东方爆发了中法战争。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在陆路和海上,都发挥了英武的气概,予法国殖民者以严厉的打击,先败后胜,为历史留下了一篇悲壮、激烈的篇章。在这次战争中,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后来专任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