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旧唐书》 卷二百八
    《旧唐书》 卷二百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永泰二年二月,命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杨济修好于吐蕃。四月,吐蕃遣首领论泣藏等百余人随济来朝,且谢申好。大历二年十月,灵州破吐蕃二万余众,生擒五百人,获马一千五百匹。十一月,和蕃使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九
    《旧唐书》 卷二百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西南蛮○林邑婆利盘盘真腊陀洹诃陵堕和罗堕婆登东谢蛮西赵蛮牂牁蛮南平獠东女国南诏蛮骠国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其国延袤数千里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三
    《南史》 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景,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生。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践阼,累迁镇军将军、雍州刺史。 是岁入朝,时废帝疑畏诸父,以上付廷尉,明日将加祸害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十二
    《南史》 卷十二
    列传第二后妃下 梁文献张皇后武德郗皇后武丁贵嫔武阮修容简文王皇后元徐妃敬夏太后敬王皇后陈武宣章皇后文沈皇后废帝王皇后宣柳皇后后主沈皇后 天监元年五月甲辰,追上尊号爲皇后,諡曰献。 穆之字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七
    《旧唐书》 卷二百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以樊尼为安西将军。后魏神瑞元年,傉檀为西秦乞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一
    《南史》 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帝以晋哀帝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二
    《南史》 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十
    《南史》 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字绍世,小字师利,始兴昭烈王第二子也。梁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生,有赤光满室。少宽容,多智略。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垂手过膝,有勇力,善骑射。武帝平侯景,镇京口,梁元帝征武帝子侄入侍,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十一
    《南史》 卷十一
    列传第一后妃上 宋孝穆赵皇后孝懿萧皇后武敬臧皇后武张夫人文章胡太后少帝司马皇后文元袁皇后孝武昭路太后明宣沈太后孝武文穆王皇后前废帝何皇后明恭王皇后后废帝陈太妃后废帝江皇后顺陈太妃顺谢皇后齐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五
    《旧唐书》 卷二百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突厥下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初,木杆与沙钵略可汗有隙,因分为二。其国即乌孙之故地,东至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长安北七千里。自焉耆国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六
    《旧唐书》 卷二百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回纥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其象微小,其俗骁强,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之特勒。无君长,居无恆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四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朱泚黄巢秦宗权朱泚,幽州昌平人。曾祖利,赞善大夫,赠礼部尚书。祖思明,太子洗马,赠太子太师。父怀珪,天宝初,事范阳节度使裴宽为衙前,授折冲将军。及安禄山、史思明叛,累为管兵将。宝应中,李怀仙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附录:重刻序
    《旧唐书》 附录:重刻序
    李唐氏有天下三百年,三代而降,英君明辟若唐文皇,功德固在首列。厥后子孙迭兴,虽中更丧乱,犹不失为盛朝。而玄、宪二宗至配贞观,与汉七庙同称,何也?其典章法度贻谋之善,不可及已。盖作唐史者有三人焉:吴兢、韦述、令孤峘,此皆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八
    《南史》 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普通四年,累迁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被征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谓左右曰:「我梦与晋安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九
    《南史》 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其本甚微,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也。寔玄孙晋太尉准。准生匡,匡生达,永嘉中南迁,爲丞相掾,太子洗马,出爲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三
    《旧唐书》 卷二百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女○李德武妻裴氏杨庆妻王氏独孤师仁乳母王氏附杨三安妻李氏魏衡妻王氏樊会仁母敬氏绛州孝女卫氏濮州孝女贾氏郑义宗妻卢氏刘寂妻夏侯氏楚王灵龟妃上官氏杨绍宗妻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四
    《旧唐书》 卷二百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突厥上○突厥之始,启民之前,《隋书》载之备矣,只以入国之事而述之。始毕可汗咄吉者,启民可汗子也。隋大业中嗣位,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二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铁勒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靺鞨乌罗浑铁勒,本匈奴别种。自突厥强盛,铁勒诸郡分散,众渐寡弱。至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三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子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朝义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六
    《南史》 卷六
    梁本纪上第六 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整生皇高祖辖,位济阴太守。辖生皇曾祖副子,位州治中从事。副子生皇祖道赐,位南台治书侍御史。道赐生皇考,讳顺之,字文纬,于齐
    历史典籍
  • 《南史》 卷七
    《南史》 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普通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大赦,改元。丙子,日有蚀之。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爲太尉、扬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王份爲尚书左仆射。庚子,扶南、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月癸丑,以高丽王嗣子安爲甯东将军、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
    《旧唐书》 卷二百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崔善为薛颐甄权弟立言宋侠许胤宗乙弗弘礼袁天纲孙思邈明崇俨张憬藏李嗣真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附尚献甫裴知古附孟诜严善思金梁凤张果叶法善僧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二
    《旧唐书》 卷二百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隐逸○王绩田游岩史德义王友贞卢鸿一王希夷卫大经李元恺王守慎徐仁纪孙处玄白履忠王远知潘师正刘道合司马承祯吴筠孔述睿子敏行阳城崔觐前代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婆斯拂菻大食泥婆罗国,在吐蕃西。其俗翦发与眉齐,穿耳,揎以竹桶牛角,缀至肩者以为姣丽。食用手,无匕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一
    《旧唐书》 卷二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东夷○高丽百济新罗倭国日本高丽者,出自扶余之别种也。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五千一百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