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旧唐书》 卷五十一
    《旧唐书》 卷五十一
    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儒家类一道家类二法家类三名家类四墨家类五纵横家类六杂家类七农家类八小说类九天文类十历算类十一兵书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六十
    《旧唐书》 卷六十
    列传第六○萧铣杜伏威辅公祏阚棱王雄诞沈法兴李子通硃粲林士弘张善安罗艺梁师都刘季真李子和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孤贫,佣书自给,事母以孝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九
    《旧唐书》 卷三十九
    志第十五天文上《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以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八
    《旧唐书》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职官三御史台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右台按察诸州。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九
    《旧唐书》 卷四十九
    志第二十五舆服昔黄帝造车服,为之屏蔽,上古简俭,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习,乃改正朔,易服色,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缋,饰之以絺绣,华虫象物,龙火分形,于是典章兴矣。周自夷王削弱,诸侯自恣。穷孔翚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七
    《旧唐书》 卷三十七
    志第十三历二○麟德甲子元历上元甲子,距今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积二十六万九千八百八十算。推法:一千三百四十。期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二十八。旬周:六十。○推气序术置入甲子元积,算距今所求年,以期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八
    《旧唐书》 卷三十八
    志第十四历三开元《大衍历经》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今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岁积九千六百六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大衍步中朔第一大衍通法:三千四十。策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揲法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六
    《旧唐书》 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二职官一高祖发迹太原,官名称位,皆依隋旧。及登极之初,未遑改作,随时署置,务从省便。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光禄、卫尉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七
    《旧唐书》 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三职官二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谓之三师,并正一品。后汉初,太傅置府僚。至周、隋,三师不置府僚,初拜于尚书省上。隋炀帝废三师之官。武德复置,一如隋制。三师,训导之官,天子所师法,大抵无所统职,然非道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六
    《旧唐书》 卷三十六
    志第十二历一太古圣人,体二气之权舆,赜三才之物象,乃创纪以穷其数,画卦以通其变。而纪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殷人用九畴、五纪之书,《周礼》载冯相、保章之职,所以辨三辰之躔次,察九野之吉凶。历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五
    《旧唐书》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地理四○剑南道东西道九岭南道五管十△剑南道成都府隋蜀郡。武德四年,改为益州,置总管府,管益、绵、陵、遂、资、雅、嘉、沪、戎、会、松、翼、巂、南宁、昆、恭十七州。益州领成都、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四
    《旧唐书》 卷三十四
    志第十音乐三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其后至则天称制,多所改易,歌辞皆是内出。开元初,则中书令张说奉制所作,然杂用贞观旧词。自后郊庙歌工乐师传授多缺,或祭用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五
    《旧唐书》 卷三十五
    志第十一音乐四享太庙乐章十三首贞观中魏徵褚亮等作迎神用《永和》黄钟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簇徵二成,应钟羽二成,总九变同用。:于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神其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三
    《旧唐书》 卷四十三
    志第十九地理二○河东道三河北道四山南道五河东道河中府隋河东郡。武德元年,置蒲州,治桑泉县,领河东、桑泉、猗氏、虞乡四县。二年,置蒲州总管府,管蒲、虞、泰、绛、邵、浍六州。三年,移蒲治河东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四
    《旧唐书》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地理三○淮南道六江南道七陇右道八淮南道扬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都郡为兗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兗州为邗州。九年,省江宁县之扬州,改邗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二
    《旧唐书》 卷三十二
    志第八音乐一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气生知之性,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三
    《旧唐书》 卷三十三
    志第九音乐二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安乐》者,后周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一
    《旧唐书》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七五行昔禹得《河图》、《洛书》六十五字,治水有功,因而宝之。殷太师箕子入周,武王访其事,乃陈《洪范》九畴之法,其一曰五行。汉兴,董仲舒、刘向治《春秋》,论灾异,乃引九畴之说,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一推咎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二
    《旧唐书》 卷四十二
    志第十八地理一王者司牧黎元,方制天下。列井田而底职贡,分县道以控华夷。虽《皇坟》、《帝典》之殊涂,《禹贡》、《周官》之异制,其于建侯胙土,颁瑞剖符,外凑百蛮,内亲九牧,古之元首,咸有意焉。然子弟受封,周室竟贻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九
    《旧唐书》 卷二十九
    志第五礼仪五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后,以辰日腊享于太庙,用牲如时祭。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时享之日,修七祀于太庙西门内之道南:司命,户以春,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中溜则于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
    《旧唐书》 卷三十
    志第六礼仪六建中元年三月,礼仪使上言:「东都太庙阙木主,请造以祔。」初,武后于东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至中宗已后,两京太庙,四时并飨。至德乱后,木主多亡缺未祔。于是议者纷然,而大旨有三:「其一曰,必存其庙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十一
    《旧唐书》 卷三十一
    志第七礼仪七贞观十四年,太宗因修礼官奏事之次,言及丧服,太宗曰:「同爨尚有缌麻之恩,而嫂叔无服。又舅之与姨,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理未为得。宜集学者详议。余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奏闻。」于是侍中魏征、礼部侍郎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十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十六天文下天文之为十二次,所以辨析天体,纪纲辰象,上以考七曜之宿度,下以配万方之分野,仰观变谪,而验之于郡国也。《传》曰:「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姜氏、任氏,实守其地。」及七国交争,善星者有甘德、石申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九
    《旧唐书》 卷九
    本纪第九玄宗下开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朕猥集休运,多谢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大必慎。自临寰宇,子育黎烝,未尝行极刑,起大狱。上玄降鉴,应以祥和,思协平邦之典,致之仁寿之域。自今有犯死刑,除十恶罪,宜令中书门下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八
    《旧唐书》 卷一十八
    本纪第十七下文宗下大和四年春正月丙子朔。辛卯,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来朝。丙戌,以左神策军大将军丘直方为鄜坊节度使。戊子,诏封长男永为鲁王。辛卯,以武昌节度使、鄂岳蕲黄安申等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