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晋书白话文:嵇康传
    晋书白话文: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向秀传
    晋书白话文:向秀传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人。明慧有远见。年少时为山涛所了解,特别爱好老庄之学。庄周著有内外篇几十篇,历代有才之士虽有观览者,却没有人评论他的旨趣系统,向秀便为他解释义蕴,阐发奇异的旨趣,振作玄学风气,使读《庄子》的人超然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阮咸传
    晋书白话文:阮咸传
    阮咸字仲容。父亲阮熙,是武都太守。阮咸放任旷达不拘礼节,与叔父阮籍遨游于山林,当时讲礼义法度的人都讥讽他的所为。阮咸和阮籍居在路南边,其他阮姓的居在路北边。北边姓阮的富裕而南边姓阮的贫穷。到七月七日这天,北边阮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阮瞻传
    晋书白话文:阮瞻传
    阮瞻字千里。生性清心寡欲,常常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读书不去刻意追求研讨,只是默默地记住要领,遇到事理辩论,言辞不足而旨趣有余。很会弹琴,别人听说他会弹琴,大都前来请他弹奏,阮瞻不论长幼贵贱,都为他们弹奏。他神情冲虚和淡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向雄传
    晋书白话文:向雄传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陽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郡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很为之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阮籍传
    晋书白话文: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王禹,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俊美奇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露于表情。有时闭门读书,长年累月不出门;有时登临山水,整天忘记回家。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傅玄传
    晋书白话文:傅玄传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陽人。祖父傅燮,是汉代的汉陽太守。父亲傅干,是魏国的扶风太守。傅玄少时孤苦贫寒,博学,很会写文章,懂得乐律。性格刚强正直,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郡里任为计吏,两次推举为孝廉,太尉征召,都不就任。参加州考中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傅咸传
    晋书白话文:傅咸传
    傅咸字长虞,刚正简直有大节。风度品行严整,见多识广聪慧明达,疾恶如仇,推举贤能,乐善好施,经常仰幕季文子、仲山甫的志向。喜欢写文论,虽然文采不够绚丽,但言论可为鉴戒。颍川的庾纯常常感叹说:“傅长虞的文章与诗人的创作接近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刘颂传
    晋书白话文:刘颂传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是汉代广陵厉王刘胥的后代。刘家是世代名门望族。周郡还有雷、蒋、磣、鲁四姓,都排在刘姓后面。时人为此说到:“雷、蒋、磣、鲁,刘为最祖。”刘颂的父亲刘观是平陽太守。刘颂年少时明辨事理,被时人称颂。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李重传
    晋书白话文:李重传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父亲李景,任秦州刺史、都亭定侯。李重少时爱好学习,有文章辞彩;早年父母双亡,同几个弟弟居住,以友爱著称。二十岁当本国中正,谦让没有就职。后来当始平王元勰的文学,上疏陈述九品之制道:“先王议定制度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衍传
    晋书白话文:王衍传
    王衍字夷甫,神态俊秀,风姿高雅。儿时曾到山涛家,山涛见了感叹良久,王衍离去时,山涛望着他的背影说:“哪个老妇,生出这样可爱的孩子,然而给天下百姓留下祸害的,未必不是此人。”父亲王磖,为平北将军,曾经有公事要见皇帝,让传递表奏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刘毅传
    晋书白话文:刘毅传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陽景王刘章的后代。父亲刘喈,是丞相掾属。刘毅幼年孝顺父母,少年即有清刚之节。然而好品评人物,王公贵人看到他也有几分惧怕。侨居在平陽,太守杜恕请他做功曹,上任后淘汰郡吏百余人,三魏一代的人都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山涛传
    晋书白话文:山涛传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戎传
    晋书白话文:王戎传
    王戎字浚冲,琅王牙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见了他仔细审视一番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槛笼中怒吼震地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济传
    晋书白话文:王济传
    王济字武子,少年才气超逸,风姿英爽,名气冠绝一时。喜好弓马,勇力超群,对《周易》、《老子》、《庄子》很有研究,文章词彩华茂,技艺过人,有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娶常山公主为妻。二十岁进入仕途,拜为中书郎,因母亲去世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氵睿传
    晋书白话文:王氵睿传
    王氵睿字士治,弘农湖人。家里世代都是二千石的官职。王氵睿博览经典,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故而不为乡里所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大志。曾经修建宅第,在门前开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有人对他说路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杨骏传
    晋书白话文:杨骏传
    杨骏字文长,弘农华陰人。少年时期即在朝廷任职,后又任高陆令、骁骑、镇军二府司马。后来因为是杨皇后之父的关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从镇军将军迁为车骑将军,封为临晋侯。有见识的人议论说:“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作王室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刘磡传
    晋书白话文:刘磡传
    刘萛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是汉代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萛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无瑕疵可指。郡里举为孝廉,州里举为秀才,都未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荀磠传
    晋书白话文:荀磠传
    荀岂页字景倩,颍川人,是魏太尉荀..的第六子。幼年时期为其姐夫陈群所赏识。为人非常孝顺,少年时就颇有名声,博学多闻,思路周密。魏时因父亲的勋爵授中郎官职。宣帝司马懿掌权,见到荀岂页,以为是奇才,说:“这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荀勖传
    晋书白话文: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陰人,是汉司空荀爽的曾孙。祖父荀非木,是射声校尉。父亲荀月八十,早死。荀勖幼年寄托在舅父家里。奇异早熟,十几岁能写文章。从外祖父魏太傅钟繇说:“此儿将来会赶上他曾祖父。”长大后学识渊博,有从政的本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张华传
    晋书白话文:张华传
    张华字茂先,范陽方城人。父亲张平,是渔陽郡守。张华少年孤贫,自己牧羊,同郡人卢钦见了张华后很器重他。同乡人刘放也以为张华有奇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张华的学识优异而渊博,辞藻和顺而华丽,聪敏而多才,图卦谶纬方技之类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沈传
    晋书白话文:王沈传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陽人。祖父王柔是汉时匈奴中郎将,父亲王机是魏东郡太守。王沈少年失去父母,为叔父司空王昶所收养,侍奉叔父和父亲一样,尽心侍奉继母与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写文章。大将军曹爽征召为掾属。多次迁升至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裴磝传
    晋书白话文:裴磝传
    裴輎字逸民,有雅量而见识高远,通古博今,从小知名于世。御史中丞周弼见到他感叹道:“裴輎像一座武库,各种兵器齐全,是当世的豪杰啊!”贾充是裴輎的姨父,上表说:“裴秀有辅佐王室的功勋,不幸嫡子早死,遗孤细弱。裴輎才德英茂,足以使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卫磞传
    晋书白话文:卫磞传
    卫馞字伯玉,河东安邑人。高祖卫詗,汉明帝时因精于儒学自代郡征召,行至河东安邑死于途中,皇帝将他死的地方赐给他做安葬的墓地,子孙也就在此地安家。父亲卫觊,是魏尚书。卫馞十岁丧父,尽孝道超过常人。性格正直沉静善辨事理,以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杜预传
    晋书白话文:杜预传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祖父杜畿,是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是幽州刺史。杜预博学多所通晓,明于国家兴废之道,常说:“立德是我不能做到的,立功立言差不多可以做到。”当初,杜预的父亲与宣帝司马懿不和,被幽禁而死,所以杜预长久不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