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晋书白话文:裴秀传
    晋书白话文:裴秀传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去拜访裴秀。然而裴秀母亲出身微贱,嫡母宣氏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石崇传
    晋书白话文:石崇传
    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所以小名叫齐奴。小时敏捷聪明,有勇有谋。父亲石苞临终时将财物分给诸子,独不给石崇。母亲向石苞请求,石苞说:“这孩子虽小,以后他自己是能得到财富的。”二十多岁就做修武令,以有才能著名。后入京为散骑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羊祜传
    晋书白话文:羊祜传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祖辈世世代代做二千石一级的官,到羊祜已经九代,都以清廉而有德操著称于世。祖父羊续,在汉代做南陽太守,父亲羊磜,任上党太守。羊祜是汉末蔡邕的外孙,与景献皇后是同母姊弟。羊祜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守孝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王祥传
    晋书白话文:王祥传
    王祥字休征,琅王牙临沂人,是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公府召他做官,未去就职。王祥性情非常孝顺。母亲早死,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父亲也不喜欢他,常使他打扫牛圈,王祥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何曾传
    晋书白话文:何曾传
    何曾字颖考,陈国陽夏人。父亲何夔,是魏朝太仆、陽武亭侯。何曾少年袭爵位,好学博闻,与同郡袁侃齐名。魏明帝做平原侯时,何曾为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曾向皇帝上疏请求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武悼杨皇后传
    晋书白话文:武悼杨皇后传
    武悼杨皇后名芷,字季兰,小字男胤,是杨元后的叔伯妹妹。父亲杨骏,另有传。咸宁二年(276)立为皇后。温顺有妇德,美名播于后宫,很得武帝宠爱。生渤海殇王,早死,后无子。太康九年(288),皇后率领内外夫人及受封命妇,亲自到西郊采桑养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康献褚皇后传
    晋书白话文:康献褚皇后传
    康献褚皇后名蒜子,河南陽翟人。父亲褚裒,见《外戚传》。皇后聪明有才识。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王牙王司马岳的妃子。康帝司马岳即位,立为皇后,封皇后母谢氏为寻陽乡君。穆帝司马聃即位后,尊皇后为皇太后。当时穆帝年幼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恭帝纪
    晋书白话文:恭帝纪
    恭帝名德文,字德文,是安帝的同母弟。初封琅王牙王,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安帝元兴初年(402~404),迁为车骑大将军。桓玄执政时,进位为太宰,加衮冕之服,用绿色印带。桓玄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宣穆张皇后传
    晋书白话文:宣穆张皇后传
    宣穆张皇后名春华,河内平皋人。父亲张汪,是曹魏时粟邑县令;母亲河内山氏,是魏司徒山涛父亲的叔伯姊妹。皇后少年即有德行,智慧胆识超过常人,婚后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司马干、南陽公主。宣帝司马懿开始拒绝魏武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孝武帝纪
    晋书白话文:孝武帝纪
    孝武皇帝名曜,字昌明,是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儿子。兴宁三年(365)六月十二日,始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秋七月二十八,立为皇太子。这一天,简文帝驾崩,太子即皇帝位。下诏书说:“朕以不幸,忽逢丧事,呼天抢地,不知所诉。年龄幼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安帝纪
    晋书白话文:安帝纪
    安皇帝名叫司马德宗,字德宗,孝武帝的大儿子。太元十二年(387)八月十八日,立为皇太子。太元二十一年(396)九月二十日,孝武帝死。二十一日,太子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二十三日,任司徒、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太傅,代理政事。十月初四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明帝纪
    晋书白话文:明帝纪
    明皇帝名绍,字道畿,是元帝的长子。幼年聪明,受到元帝特殊的宠爱。年方数岁时,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因问明帝说:“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明帝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可以知道了。”元帝觉得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成帝纪
    晋书白话文:成帝纪
    成皇帝名司马衍,字世根,是明帝司马绍的长子。太宁三年(325)三月初二,立为皇太子。闰八月二十五日,明帝驾崩。二十六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增加文武百官的爵位二等,赐给鳏寡孤老布帛,每人二匹,尊奉皇后庾氏为皇太后。九月初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愍帝纪
    晋书白话文:愍帝纪
    孝愍皇帝名邺,字彦旗,是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出继给后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位封秦王。永嘉二年(308),拜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洛陽陷落后,到荥陽密县避难,与舅父荀藩、荀组相遇,自密县南走许颍。豫州刺史阎鼎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元帝纪
    晋书白话文:元帝纪
    元皇帝名睿,字景文,是宣帝司马懿之曾孙,琅王牙恭王司马觐之子。咸宁二年(276)生于洛陽,生时有奇异的神光,照得满屋通明,所垫的稿荐像刚割下的禾草。长大以后,前额左边生有白毛,鼻梁很高,眉骨突起,目光有神,顾盼生光。十五岁时,嗣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惠帝纪
    晋书白话文:惠帝纪
    孝惠皇帝名衷,字正度,是武帝的第二个儿子。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当时九岁。太熙元年(290)四月二十日,武帝死,当天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罪人,改年号为永熙,尊皇后杨氏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十三日,葬武帝于峻陽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怀帝纪
    晋书白话文:怀帝纪
    孝怀皇帝名炽,字丰度,是武帝的第二十五个儿子。太熙元年(290),封为豫章郡王。惠帝之时,宗室诸王争权夺利制造事端,怀帝冲淡朴素,自守清操,门无宾客,不涉世事,专心研究史籍,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誉。最初拜为散骑常侍,赵王司马伦篡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文帝纪
    晋书白话文:文帝纪
    文皇帝名昭,字子上,是景帝司马师的同母弟。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封为新城乡侯。正始初年(240),为洛陽典农中郎将。当时正值魏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后,文帝免除苛捐杂税,不误农时,百姓大为喜悦。后转为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伐蜀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武帝纪
    晋书白话文:武帝纪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乡公即位,迁为中抚军,晋封为新昌乡侯。晋国建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晋书》简介
    晋书白话文:《晋书》简介
    《晋书》唐·房玄龄等 撰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晋书帝纪第一
    历史典籍
  • 晋书白话文:宣帝纪
    晋书白话文:宣帝纪
    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宣王时,任司马官职的程伯休父,因平定徐方有功,便
    历史典籍
  • 宋书白话文:刘浚传
    宋书白话文:刘浚传
    刘浚字休服,将出生的那天傍晚,有一只鹏鸟在屋顶上号叫,元嘉十三年(436),刘浚八岁,被封始兴王。十六年(439),他被任为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又迁任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还
    历史典籍
  • 宋书白话文:自序
    宋书白话文:自序
    当年少日皋金天氏有一个后裔子孙叫昧的,当玄冥神的老师,生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继承父亲的职业,开发汾水、洮水一带,以大湖泽作为屏障,在太原这一带建城而居,颛顼帝很赞扬他,把他分封在汾川。他的后代又分成四国:沈子国
    历史典籍
  • 宋书白话文:胡大且渠蒙逊传
    宋书白话文:胡大且渠蒙逊传
    胡大且渠蒙逊是张掖临松卢水胡人。匈奴族有左且渠、右且渠的官职,蒙逊的先人曾做过这个官职。羌人的酋长称为大,所以且渠以职位为姓氏,而用大放在前面。且渠氏历代都居住在卢水做酋长。蒙逊的高祖叫晖仲归,曾祖叫遮,都雄豪
    历史典籍
  • 宋书白话文:刘邵传
    宋书白话文:刘邵传
    元凶刘邵字休远,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文帝即位后生下刘邵,当时仍在守孝期间,所以没有向外公布。三年(426)闰正月,才说刘邵出生。从历代以来,从未有皇帝或国王即位后皇后生太子的,只有殷朝皇帝乙登位之后,他的正妃生纣,到这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