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中药材大全: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中药材大全

中药材大全: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

五加皮-原态

五加皮-药材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习称“南五加皮”。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厚片,生用。

【药性】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袪寒,且兼补益之功,为强壮性袪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治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可单用或配当归、牛膝、地榆等,如五加皮酒(《本草纲目》);亦可与木瓜、松节同用,如五加皮散(《沈氏尊生书》)。

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本品有温补之效,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如五加皮散(《卫生家宝》);治小儿行迟,则与龟甲、牛膝、木瓜等同用,如五加皮散(《保婴撮要》)。

3.水肿,脚气。本品能温肾而除湿利水。治水肿,小便不利,每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配伍,如五皮散(《和剂局方》);若风寒湿壅滞之脚气肿痛,可与远志同用,如五加皮丸(《瑞竹堂经验方》)。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陰蚀。”

2.《名医别录》:“主男子陰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陰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

3.《本草思辨录》:“五加皮,宜下焦风湿之缓证。若风湿搏于肌肤,则非其所司。古方多浸酒、酿酒及酒调末服之,以行药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丁香苷,刺五加苷B1,右旋芝麻素,16α-羟基-(一)-贝壳松-19-酸,左旋对映贝壳松烯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硬脂酸,棕榈酸,亚麻酸,维生素A、B1,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五加皮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能提高血清抗体的浓度、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抗应激作用,能促进核酸的合成、降低血糖,有性激素样作用,并能抗肿瘤、抗诱变、抗溃疡,且有一定的抗排异作用。

【其他】同属植物作五加皮入药的尚有:无梗五加 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Rupr. et Maxim.) Seem.、红毛五加 A.giraldii Harms、糙叶五加 A. henryi (Oliv.) Harms、藤五加 A. leucorrhizus (Oliv.) Harms 、乌蔹莓五加 A. cissifolius (Griff.) Harms等。

古代所用的五加皮包括五加科五加属的多种植物,除上述品种外,似亦应包括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在内,而《中国药典》现已将其作为独立的药物收载。现在使用的五加皮药材,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之分。北五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根皮(见利水渗湿药),《中国药典》以“香加皮”之名收入。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科属不同,功效有异,且北五加皮有毒,不应混用。

精选推荐

  • 中药材大全: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原态秦艽-饮片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 Fise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

  • 中药材大全:松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松节的功效与作用

    松节-原态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赤松 P.densiflora Sieb et Zucc.等枝干的结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全年可采,晒干。切片,生用。【药性】苦、辛,温。归肝、肾经。【功效】

  • 中药材大全: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乌梢蛇-药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干燥。去头及鳞片,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闷透,去皮骨用。【药性】甘,平

  • 中药材大全: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川乌-原态川乌-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制后用。【药性】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