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中药材大全: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中药材大全

中药材大全: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桑寄生-原态

桑寄生-药材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切厚片,生用。

【药性】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苦能燥,甘能补,袪风湿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常与独活、杜仲、牛膝、桂心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养血而固冲任,安胎。治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每与阿胶、续断、当归、香附等配伍,如桑寄生散(《证治准绳》);或配阿胶、续断、菟丝子,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此外,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9~15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2.《名医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3.《本草蒙筌》:“凡风湿作痛之症,古方每用独活寄生汤煎调。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四川寄生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槲皮苷、萹蓄苷,及少量的右旋儿茶酚。

2.药理作用:桑寄生有降压作用;注射液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并能减慢心率;萹蓄苷有利尿作用;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多种肠道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抑制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活性。

3.临床研究:用桑寄生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39g),每次0.5~1包,每日2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4例,心绞痛有效率76%(新医药学杂志,1974,3:16);桑寄生60g,决明子50g,水煎服,治疗高血压65例,总有效率93.8%(江西中医药,1989,3:33);以桑葛丹(桑寄生、葛根、丹参),每次4g,每天3次,治疗高脂血症150例,总有效率81%以上(中成药研究,1986,4:42)。另用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痹症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及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

【其他】古代所用的桑寄生,来源于桑寄生科不同属的数种植物,除钝果寄生属、梨果寄生属以外,尚包括槲寄生属植物。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其性能、功效与应用均与桑寄生相似,过去作桑寄生应用,《中国药典》已将其单独收载。另外,四川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红花寄生Scurrula parasitica L.、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 ( Hance ) Danser等多种植物亦作桑寄生入药。

精选推荐

  • 中药材大全: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原态秦艽-饮片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 Fise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

  • 中药材大全:松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松节的功效与作用

    松节-原态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赤松 P.densiflora Sieb et Zucc.等枝干的结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全年可采,晒干。切片,生用。【药性】苦、辛,温。归肝、肾经。【功效】

  • 中药材大全: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乌梢蛇-药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干燥。去头及鳞片,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闷透,去皮骨用。【药性】甘,平

  • 中药材大全: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川乌-原态川乌-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制后用。【药性】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