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本草纲目:鳞部  鳄鱼
    本草纲目:鳞部  鳄鱼
    【释名】土龙。【气味】(鳄鱼甲)酸、微温,有毒。【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慈姑
    本草纲目:果部  慈姑
    【释名】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气味】(根)苦、甘、微寒、无毒。【主治】产后血闷、胞衣不下、石淋。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鳞部  龙
    本草纲目:鳞部  龙
    【释名】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气味】龙骨:甘、平、无毒。龙齿:涩、凉、无毒。【主治】龙齿:大人惊,心下结气,镇心,安神。龙骨:1、健忘。用白龙骨、远志,等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芡实
    本草纲目:果部  芡实
    【释名】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子、水流黄。【气味】甘、平、涩、无毒。【主治】1、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石蜜
    本草纲目:果部  石蜜
    【释名】白沙糖(即白糖)。【气味】甘、寒、冷利、无毒。【主治】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莲藕
    本草纲目:果部  莲藕
    【释名】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苦薏。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莲蕊须:佛座须。莲花:芙蓉、芙蕖、水。【气味】荷叶:苦、平、无毒。莲房:苦、涩、温、无毒。莲蕊须:甘、涩、温、无毒。莲薏:苦、寒、无毒。【主治】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芰实
    本草纲目:果部  芰实
    【释名】水栗、沙角(即通称的菱角)。【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沙糖
    本草纲目:果部  沙糖
    【气味】甘、寒、无毒【主治】1、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2、痘不落痂。用沙糖调水服,一天服二次。3、腹中紧张。用酒煮沙糖饮食。4、上气喘嗽。进食即吐。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婴奥
    本草纲目:果部  婴奥
    【释名】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龙。【气味】(藤、根)甘、平、无毒。【主治】1、目中障翳。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2、热淋。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猕猴桃
    本草纲目:果部  猕猴桃
    【释名】名猕猴梨、藤梨、陽桃、木子。【气味】(实)酸、甘、寒、无毒【主治】止渴,解烦热,下淋石,调中下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甘蔗
    本草纲目:果部  甘蔗
    【释名】名竿蔗、遮。【气味】(蔗)甘、平、涩、无毒。【主治】1、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臼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2、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3、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葡萄
    本草纲目:果部  葡萄
    【释名】蒲桃、草龙珠。【气味】甘、平、涩、无毒。【主治】1、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2、胎上冲心。用葡萄汤饮服,好不上冲。3、水肿。用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茗
    本草纲目:果部  茗
    【气味】(叶)苦、甘、微寒、无毒。【主治】1、赤白痢。用好茶一斤炙过,捣为还想,浓煎服一、二碗。久患痢者,服此亦交。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白痢用连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一方:茶和醋煎,热服即止。2、大便下血,里急后重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甜瓜
    本草纲目:果部  甜瓜
    【释名】甘瓜、果瓜。【气味】瓜瓤:基、寒滑、有小毒。瓜子仁:甘寒、无毒。瓜蒂:苦、寒、有毒。【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瓜子仁:1、口臭。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亦可贴齿。2、腰腿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西瓜
    本草纲目:果部  西瓜
    【释名】寒瓜【气味】(皮)甘、凉、无毒。【主治】1、口舌生疮。用西瓜皮烧过,研末,放口内含噙。2、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陰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3、食瓜过多,人感适。用瓜皮煎汤饮服可解。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盐麸子
    本草纲目:果部  盐麸子
    【释名】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气味】(子)酸、咸、微寒、无毒。【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服能杀蛔虫,其根白皮加醋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胡椒
    本草纲目:果部  胡椒
    【释名】昧履支。【气味】(实)辛、大温、无毒。【主治】1、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2、霍乱吐泻有胡椒五十粒、绿豆一百五十粒,共研为末,每服一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毕澄茄
    本草纲目:果部  毕澄茄
    【释名】毗陵茄子。【气味】(实)辛、温、无毒。【主治】1、脾胃虚弱。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2、伤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为末,每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茱萸
    本草纲目:果部  茱萸
    【气味】辛、温、有小毒。【主治】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2、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3、冬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秦椒
    本草纲目:果部  秦椒
    【释名】大椒、椒(按椒红即椒的果壳)。【气味】(椒红)辛、温、有毒。【主治】1、饮少尿多。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2、手足心肿。用椒和盐末等分,醋调匀敷肿处。3、久患口疮。用秦椒去掉闭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蜀椒
    本草纲目:果部  蜀椒
    【释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气味】椒红:辛、温、有毒。椒目:苦、寒、无毒。【主治】椒目:1、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2、崩中带上。用椒目炒过、碾细,每服一匙,温酒送下。3、眼生黑花,年久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马槟榔
    本草纲目:果部  马槟榔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主治】1、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2、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受孕。3、恶疮肿毒。用马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槟榔
    本草纲目:果部  槟榔
    【释名】宾门、仁频、洗瘴丹。【气味】苦、辛、温、涩、无毒。【主治】1、痰涎为害。用槟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2、口吐酸水。用槟榔四两、桔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汤调下。3、伤寒胸闷。用槟榔、枳实,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枳
    本草纲目:果部  枳
    【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波罗蜜
    本草纲目:果部  波罗蜜
    【释名】波罗蜜【气味】(瓤)甘、香、微酸、平、无毒。【主治】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