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本草纲目:果部  无花果
    本草纲目:果部  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龙眼
    本草纲目:果部  龙眼
    【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术(焙)、茯神各一两,木香半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椰子
    本草纲目:果部  椰子
    【释名】越王头、胥余。【气味】椰子瓤:甘、平、无毒。椰子浆:甘、温、无毒。【主治】椰子瓤:益气,治风。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榧实
    本草纲目:果部  榧实
    【释名】赤果、玉榧、玉山果。【气味】甘、平、涩、无毒。【主治】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2、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烂浸雪水中,梳头发。3、突然吐血。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海松子
    本草纲目:果部  海松子
    【释名】新罗松子。【气味】(仁)甘、小温、无毒。【主治】1、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2、小儿寒嗽,或作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阿月浑子
    本草纲目:果部  阿月浑子
    【释名】胡榛子、无名子。【气味】(仁)辛、温、涩、无毒【主治】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陰囊湿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橄槛
    本草纲目:果部  橄槛
    【释名】青果、忠果、谏果。【气味】实:酸、甘、温、无毒。榄仁:甘、平、无毒。核:甘、涩、温、无毒【主治】实: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2、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搽。3、牙齿脓血。用橄榄烧研,加麝香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槲实
    本草纲目:果部  槲实
    【释名】槲、朴、大叶栎、栎子。【气味】仁:苦、涩、平、无毒。橡槲若:甘、苦、平、无毒。槲木皮:苦、涩、无毒【主治】仁: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槲若:1、突然吐血。用槲叶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连渣吞服。2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荔枝
    本草纲目:果部  荔枝
    【释名】离枝、丹荔。【气味】实:甘、平、无毒。核:甘、温、涩、无毒。【主治】实:1、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2、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樱桃
    本草纲目:果部  樱桃
    【释名】莺桃、含桃、荆桃。【气味】甘、热、涩、无毒【主治】调中、益脾、止痢。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橡实
    本草纲目:果部  橡实
    【释名】橡斗、皂斗、栎、柞子、茅、栩。【气味】实:苦、微温、无毒。斗壳:涩、温、无毒。木皮:苦、平、无毒。【主治】实:1、下痢。用橡实二两、楮叶(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乌梅汤调下。2、血痢。治方同上,加缩砂仁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胡桃
    本草纲目:果部  胡桃
    【释名】羌桃、核桃。【气味】(核仁)甘、平、温、无毒。【主治】1、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2、小便频数。用胡桃煨熟,卧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榛子
    本草纲目:果部  榛子
    【气味】(仁)甘、平、无毒。【主治】益气力,实肠胃。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柚
    本草纲目:果部  柚
    【释名】名条、壶柑、自橙、朱栾。【气味】酸、寒、无毒。【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银杏
    本草纲目:果部  银杏
    【释名】名白果、鸭脚子。【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主治】1、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2、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枇杷
    本草纲目:果部  枇杷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叶:苦、平、无毒。【主治】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叶:1、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杨梅
    本草纲目:果部  杨梅
    【释名】求。【气味】(实)酸、甘、温、无毒。【主治】1、下痢不止。用杨梅烧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2、头痛不止。用杨梅为末,以少许入鼻取嚏,有效。3、一切损伤止血生肌。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安石榴
    本草纲目:果部  安石榴
    【释名】若榴、丹若、金罂。【气味】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酸石榴:酸温、涩、无毒。酸榴皮:酸、温、涩、无毒。【主治】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酸石榴:1、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枸橼
    本草纲目:果部  枸橼
    【释名】香橼、佛手柑。【气味】(皮瓤)辛、酸、无毒【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柑
    本草纲目:果部  柑
    【释名】木奴。【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橙
    本草纲目:果部  橙
    【释名】金毯、鹄壳。【气味】酸、寒、无毒。【主治】洗去酸汁,切细,用盐、蜜调合,煎好收存,止恶心,去胃中浮风恶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榲柏
    本草纲目:果部  榲柏
    【气味】酸、甘、微温、无毒【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橘
    本草纲目:果部  橘
    【气味】橘实:甘、酸、温、无毒。黄橘皮:(红皮、陈皮)辛、苦、温、无毒。青橘皮:苦、辛、温、无毒。【主治】橘叶:消肿散毒。治肺痈、乳痈、胁痛。橘瓤上筋膜(橘络):口渴吐酒。炒熟煎激发饮,甚效。(按:现用以治痰滞经络、咳嗽、胸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林檎
    本草纲目:果部  林檎
    【释名】来禽、文林郎果。【气味】酸、甘、温、无毒。【主治】1、水痢不止。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林檎一起吃下。2、小儿下痢。用林檎、构子同捣汁,任意饮服。3、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果部  柿
    本草纲目:果部  柿
    【气味】烘柿:甘、寒、涩、无毒。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柿蒂:涩、平、【主治】烘柿:1、肠风下血。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2、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3、热淋涩痛。用干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