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衅鼓篇 第五十八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衅鼓篇 第五十八
    经曰:军临敌境,使游奕捉敌一人,立於六纛之前而祝曰:「胡虏不道,敢干天常,皇帝授我旗鼓,翦灭凶渠。见吾旗纛者,目眩;闻吾鼓鼙者,魄散。」令散人跪纛前,乃腰斩之,首横路之左,足横路之右,取血以衅鼓鼙,大纛从首足间过,兵马六军从之,而往出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屯田篇 第五十九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屯田篇 第五十九
    经曰:〈洪范 八政,以食为先。是以商鞅入秦,行垦草之令;夷吾霸齐,富农功之术。夫地所以养人,城所以守地,战所以守城。务耕者,其人不衰;务守者,其地不危;务战者,其城不围。四海之内、六合之中有奚贵?曰:贵於土。奚贵於土?曰:人之本。奚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搜山烧草篇 第五十六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搜山烧草篇 第五十六
    经曰:军至险阻、沟涧、林雹翳荟、葭芦、草莽之处,鹳翔鸟舞不下,伏兽惊起,草木无风而动,必谨察之,恐伏奸也。 边城十月一日烧草及恶山、深谷、大川、连水、左近草树,虏骑若来,无所伏藏。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前茅後殿篇 第五十七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前茅後殿篇 第五十七
    经曰:《周礼》: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军舍;挈畚,以令军粮。前茅虑无建旗帜以表之,皆古法也。今以先锋令先探井泉、水草,宿止贼路与乡导计会,乃进军战,则有喝後,皆拔白刃以临之,使进如退却,便斩;敌来追我,则後殿与战,无惊扰大军也。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井泉篇 第五十四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井泉篇 第五十四
    经曰:沙碛卤莽之中,有水野马黄牛之踪,寻之有水,乌鸟所集处有水,地生葭苇菰蒲之处有伏泉,地有蚁壤之处下有伏泉。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迷途篇 第五十五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迷途篇 第五十五
    经曰:远征迷途,南北不分,当以北辰为正。正月,昏参中、朝尾中。二月,昏弧中、朝建星中。三月,昏七星中、朝牵牛中。四月,昏翼中、朝婺女中。五月,昏亢中、朝危中。六月,昏心中、朝奎中。七月,昏建中、朝毕中。八月,昏牵牛中、朝觜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夜号更刻篇 第五十二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夜号更刻篇 第五十二
    经曰:夜取号於大将军处,粘藤纸二十四张,十五行界印缝安标轴,题首云:某军某年某月某日号簿。每日戍时,虞候判官持簿於大将军幕前取号,大将军取意於一行中书两字,上一字是坐喝,下一字是行答。於将军前封锁,函付诸号,各到彼巡检所,主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乡导篇 第五十三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乡导篇 第五十三
    经曰:即鹿无虞,从入於林中。不用乡导,难得地利。夫用乡导者,不必土人,但谙彼山川之险易、敌之虚实,即可任也。赏之使厚,收其心也;备之使严,防其诈也。是故,锡之以官爵,富之以财帛,使有所恋;匹之以妻子,使有所怀。然後察其辞,监其色,覆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严警鼓角篇 第五十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严警鼓角篇 第五十
    经曰:夫城军野营,行军在外,五更初、日没时,搥鼓一通,三百三十搥为一通。鼓音止,则角音动。吹一十二声,角为一叠。角音止,鼓音动。如此三鼓、三角而昏明毕。行军,第一角声,动兵士起;第二角声动,内外办角音绝兵马齐动而发。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定铺篇 第五十一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定铺篇 第五十一
    经曰:每日戍时,严警,鼓角初动,虞候领甲士十二队,建旗帜、立号头巡军营及城上,如在野巡营,外定更铺疏密,坐者喝曰:是甚麽人?巡者答曰:虞候总管某乙巡。坐喝曰:作甚行?答曰:定铺。坐喝曰:是不是行?答曰:是。如此者三喝三答,坐曰:虞候总管过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马铺土河篇 第四十七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马铺土河篇 第四十七
    经曰:每铺相去四十里,如驿近远於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与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则奔驰相报。置土河於山口,贼路横截,道凿之,横阔二丈、深二丈,以细沙散土填平,早夜行检,扫令平净,有狐兔入境,亦知足迹多少,况於人马乎!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游奕地听篇 第四十八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游奕地听篇 第四十八
    经曰:於奇兵中,选骁果、谙山川井泉者,与烽子马铺土河,计会交牌,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捉生事,问敌营虚实,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其副使子将并久谙军旅、好身手者任。地听,选少睡者,令枕空胡[上皿下鹿]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报平安篇 第四十九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报平安篇 第四十九
    经曰:报平安者,诸营铺百司主掌皆入五更,有动静报虞候知,左右虞候早出,大将军牙前带刀,磬折大声通曰:左右厢兵马及仓库营并平安。诺。复退本班。如有盗贼动静紧急,即具言其事,若在野行军,即言行营兵马及更铺并平安。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烽燧台篇 第四十六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烽燧台篇 第四十六
    经曰:明烽燧於高山,四望险绝处置;无山,亦於平地高迥处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形圆上盖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凿濠篇 第四十四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凿濠篇 第四十四
    经曰:濠面阔二丈、深一丈、底阔一丈,以面阔积数三丈半之,得数一丈五尺;以深一丈乘之,凿濠一尺,得数一十五丈。每一工日出土三丈一尺,计工五人。一步,计工三十人;一里,计工一万八千人。一里为率,则百里可知。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弩台篇 第四十五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弩台篇 第四十五
    经曰:台高下与城等,敌去我城百步,台相去亦如之,下阔四丈、高五丈,上阔二丈,上建女墙,台内通暗道,安屈膝软,梯人上,便卷收之中,设毡幙,置弩手五人,备乾粮水火,等候敌近城垒,则攒弩射其首将。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预备总序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预备总序
    经曰: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故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诸侯之城,方两京之城,阔狭合五之一,其高为边隅之守,不可为节制。古今度城之法者,下阔与高倍,上阔与下倍,城高五丈,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二尺五寸,高下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筑城篇 第四十三
    太白阴经:卷五 预备●筑城篇 第四十三
    经曰: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故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诸侯之城,方两京之城,阔狭合五之一,其高为边隅之守,不可为节制。古今度城之法者,下阔与高倍,上阔与下倍,城高五丈,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二尺五寸,高下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器械篇 第四十一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器械篇 第四十一
    经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之於事,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其相须如左右手,故曰:器械不精,不可言兵;五兵不利,不可举事。上古庖牺氏之时,剡木为兵;神农氏之时,以石为兵;《尚书》砮石中矢镞;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蚩尤之时,铄金为兵,割革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军装篇 第四十二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军装篇 第四十二
    经曰:军无辎重,则举动皆阙。士卒以军中为家,至於锥刀,不可有缺。驴,六分七千五百头,鞍络自副。幕,一万二千五百口,竿、梁、钉、橛、鎚自副。锅,一分一千二百五十口。乾粮,十分一人一斗二升,一军一千五百石。麸袋,十分一万二千五百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火攻具篇 第三十八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火攻具篇 第三十八
    经曰:以火佐攻者,明。因天时燥旱,营舍茅竹积刍穗军粮於枯草宿莽之中,月在箕、壁、翼、轸之夕,设五火之具,因南风而焚之。推月宿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二十八宿四方分之月二十八日夜一周天行二十八宿,一日一夜行一十三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济水具篇 第三十九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济水具篇 第三十九
    经曰:军行遇大水、河渠、沟涧,无津梁、舟楫,难以济渡。太公以天艎大船,皆质朴而不便於用。今随事应变,以济百川。浮甖,以木缚瓮为[木伐]瓮,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阔五尺,以绳钩联,编槍於其上,令长而方,前置板头,後置稍,左右置棹。槍[木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水战具篇 第四十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水战具篇 第四十
    经曰:水战之具始自伍员,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汉武帝平百粤,凿昆明之池,置楼船将军其後,马援、王濬各造战船,以习江海之利,其船阔狭长短随用大小,皆以米为率,一人重米二石,则人数率可知其楫棹、篙橹、楼席、[桓以糸易木]索、沉石调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守城具篇 第三十六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守城具篇 第三十六
    经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人所不见谓之九地,见所不及谓之九天。禽滑厘问墨翟守城之具,墨翟荅以六十六事,皆繁冗不便於用,其後韦孝宽守晋州、王[人品]守台城,皆约封胡子技巧之术,古法非不妙,然非今之用也。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水攻具篇 第三十七
    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水攻具篇 第三十七
    经曰:以水佐攻者,强。水因地而成势,为源高於城,本大於末,可以遏而止,可以决而流,故晋水可以灌安邑,汾水可以浸平陽,先设水平,测其高下,可以漂城、灌军、浸营、败将也。水平槽长二尺四寸,两头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一寸八分,纵阔一寸深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