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数有探心篇 第九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数有探心篇 第九
    经曰:古者,邻国烽烟相望,鸡犬相闻,而足迹不接於诸侯之境,车轨不结於千里之外,以道存生,以德安形,人乐其居。後世浇风起而淳朴散,权智用而谲诈生,邻国往来用间谍;纵横之事,用檃括之人矣。徐守仁义,社稷邱墟。鲁尊儒墨,宗庙泯灭。非达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政有诛强篇 第十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政有诛强篇 第十
    经曰:夫国有乱军者,士卒怯弱、器械柔钝、政令不一、赏罚不明,不预焉!所谓乱军者,豪家权臣、阍寺嬖昵,为之军吏,权军之势,擅将之威,公政私行,私门公谒。上发谋,下沮议;上申令,下不行。猛如虎、很如狼,强不可制者,皆谓之乱军,各宜诛之。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将有智谋篇 第七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将有智谋篇 第七
    经曰:太古之初,有[木百]皇氏,至於容成氏,不令而人自化,不罚而人自齐,不赏而人自劝,不知怒,不知喜,俞然若赤子。庖牺氏、神农氏,教而不诛;轩辕氏、陶唐氏、有虞氏,诛而不怨。盖三皇之政以道,五帝之政以德。夏商衰,汤武废道德、任智谋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术有阴谋篇 第八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术有阴谋篇 第八
    经曰:古之善用兵者,必重天下之权,而研诸侯之虑。重权不审,不知轻重强弱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重莫难於周知,揣莫难於悉举,事莫难於必成,此三者,圣人能任之,故兵有百战百胜之术,非善之善者也;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国有富强篇 第五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国有富强篇 第五
    经曰:国之所以富强者,审权以操柄,审数以御人。课农者,术之事,而富在粟;谋战者,权之事,而强在兵。故曰:「兴兵而伐叛,则武爵任;武爵任,则兵强。按兵而劝农桑,农桑劝,则国富。」国不法地,不足以成其富;兵不法谋,不足以成其强。古者,圣人法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贤有遇时篇 第六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贤有遇时篇 第六
    经曰:贤人之生於世,无籍地,无贵宗,无奇状,无智勇;或贤或愚,乍醉乍醒,不可以事迹求,不可以人物得。其得之者,在明君之心,道合而志同,信符而言顺,如覆水於地,先流其湿;如燎火於原,先就其燥。故伊尹有莘之耕夫、夏癸之酒保,汤得之於鼎饪之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人无勇怯篇 第三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人无勇怯篇 第三
    经曰:勇怯有性,强弱有地。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雹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地势所生,人气所受,勇怯然也。且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势成,则怯者勇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主有道德篇 第四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主有道德篇 第四
    经曰: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天下无所归其功;五帝则天法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相让其功。道德废,王者出,而尚仁义;仁义废,伯者出,而尚智力;智力废,战国出,而尚谲诈;圣人知道不足以理,则用法;法不足以理,则用术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第一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第一
    经曰:天圆地方,本乎陰陽。陰陽既形,逆之则败,顺之则成。盖敬授农时,非用兵也。夫天地不为万物所有,万物因天地而有之;陰陽不为万物所生,万物因陰陽而生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陰陽之於万物有何情哉!夫火之性,自炎,不为焦灼万物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地无险阻篇 第二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地无险阻篇 第二
    经曰:「地利者,兵之助。」犹天时不可恃也。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太河经其南,荒婬怠政,武王杀之;秦之地左峟函,右汧陇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战步
    六韬:犬韬战步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步兵、车、骑战奈何?”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
    古代兵书
  • 太白阴经: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序
    太白阴经: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序
    太古之时,人不识其父,蒙如婴儿。夏则居巢,冬则居穴,与鹿豕游处。圣人以神任四时、合万物於无形而神知之矣!过此以往非,神不足以见天地之心,非心不足以知胜败之术。夫心术者,尊三皇、成五帝;贤人得之,以伯四海、王九州;智人得之,以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战车
    六韬:犬韬战车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战骑
    六韬:犬韬战骑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武王曰:“十胜奈何?”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武车士
    六韬:犬韬武车士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选车士奈何?”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译文】武王问太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武骑士
    六韬:犬韬武骑士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译文】武王问太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教战
    六韬:犬韬教战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均兵
    六韬:犬韬均兵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武锋
    六韬:犬韬武锋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练士
    六韬:犬韬练士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
    古代兵书
  • 六韬:豹韬分险
    六韬:豹韬分险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_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拒,吾欲与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右,急备山左。险有大水,无舟楫者,以天潢济吾三军;已济
    古代兵书
  • 六韬:犬韬分兵
    六韬:犬韬分兵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陈,立表
    古代兵书
  • 六韬:豹韬鸟云泽兵
    六韬:豹韬鸟云泽兵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逾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为之奈何?”太公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
    古代兵书
  • 六韬:豹韬少众
    六韬:豹韬少众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为之奈何?”太公曰:“以少击众者,必以日之暮,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击强者,必得大国而与,邻国之助。”武王曰:“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我无大国之与,又无邻国之助。为之
    古代兵书
  • 六韬:豹韬敌武
    六韬:豹韬敌武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