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草庐经略:将信
    草庐经略:将信
    将信将者,三军之所仰也。一语之出,万人倾听。倘有言不践,云赏不赏,云罚不罚,期约有如儿戏,许可一语无所凭,则禁令徒严,科条徒密,人必将心非而巷议,曰“此空谈耳”。其陈师而谕之也,赏格虽立,人不以为劝;刑章虽示,人不以为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将廉
    草庐经略:将廉
    将廉偾事之将,恒由于贪。贪则刻剥军中,觊觎望外,是以军怒而怨之,敌诡而尝之,失机堕术,士卒离心,即有平生宏远之谋,竟为阿堵中物所昏,而半筹不展矣。将能心澄如水,则德盛而威自张,万众仰之惟谨,敌人闻风而畏服。大率贪墨之病,由于干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将勇
    草庐经略:将勇
    将勇《吴子》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此言血气小勇也。大勇者,能柔能刚能弱能强。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惧;虽折而气不挫,虽小而不可欺。事机宜赴,有直往而不逗留;地所必争,无心摇而有死守。岂非神武之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将勤
    草庐经略:将勤
    将勤《六韬》曰:“将不勤力,则三军失其势。”未有身膺明主之知,职任安危之责,而玩愒为务也。殚心毕虑,尚恐覆疏,投大遗艰,岂容儿戏!或一人之未察,或一事之偶失,或厌倦而旁诿他人,或惮改而姑待明日,肇端虽小,寸穴溃堤,渐至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军赏
    草庐经略:军赏
    军赏将以诛大为威,赏小为惠。无不谓小者尚无遗赏,则肤功岂肯忘心?此三军之士所以毕命向前,计无反顾者矣。昔人有言:“赏不逾时。”故不独贵小而贵速,迟则为屯膏,而人怀观望;不独贵速而贵溢,溢则出望外,而人咸激劝;不独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将谋
    草庐经略:将谋
    将谋三军之事,以多算胜少算,以有谋胜无谋。而孔子言“行三军”,亦曰“好谋而成”。故昔人论将之失者,不曰好谋无断,则曰议论多而成功少。斯言盖中兵家之膏盲矣!凡为将,攻不必取不苟出师,战不必胜不苟接刃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拊循
    草庐经略:拊循
    拊循《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则欲军中之亲附,必尽拊循之道。饥寒困乏,如以身尝;疾病医药,亲临诊视。解衣推食,哀死问孤;殡殁吮伤,恩逾骨肉;言语频烦,谆勤教诲;财必与共,甘苦与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军刑
    草庐经略:军刑
    军刑拊循之久,士既亲附,倘威刑不肃,何以令人?尝见纯用恩者,兵骄将纵,居恒则犯上而无等,临敌则未战而先退。鼓之不进,令之不止,譬之骄子,不可用也。夫天之道,虽春生不废秋杀。将之道,岂以姑息掩我威棱?苟在所统,犯法有刑,即位已崇高,亲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忠义
    草庐经略:忠义
    忠义操练之法既行,是有兵而有将矣。第将非忠义,何以为立功建绩之本,而使三军感动兴起乎?虽忠肝义胆,天植其性,臣子应当自尽,原非为鼓舞人心计。而军心之向背趋舍,事业之成亏兴废,实由此焉!此衷一定,断不回移。有时勋业光天壤,于素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任贤
    草庐经略:任贤
    任贤一贤可退千里之敌,一士强于十万之师。谁谓任贤而非军中之首务也。天生贤才,自足供一代之用。不患世无人,而患不知人;不患不知人,而患知之而不能用。知而不善用之,与无人等。知人者,先询其言,渐任以事。若以为能言者未必能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教部阵
    草庐经略:教部阵
    教部阵昔人有言: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若区区依古阵法以求胜,愚将也。夫阵亦何常之有,而可拘泥为哉!八阵、六花以前虽可考,而俱不能用。五行阵今虽可用,而亦不可拘。鸳鸯、奇正皆备,而迭进迭退,使力不乏,而敌难乘,此其宜于今者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训将
    草庐经略:训将
    训将世之论兵者,以为不必用古法也。夫霍去病、张睢陽皆未尝仿古,而亦未尝不合古法。彼其天资甚高,心多灵变,故能自践悬合兵机,而岂可论于恒人哉!自古未有无方之医,斯无不依古法之兵,第合法而不胶于法可也。倘以古法为可废,则节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精器械
    草庐经略:精器械
    精器械方今各卫军器,无论朽钝不堪,亦已强半不备。宜妙选良工,大开炉冶,极其精利,以物试之。不如法者惩之,即令改造。阅器之法,躬亲细验,毋旁委他人,毋信手抽阅。任非其人则见欺,十视一二则遗漏,于是工匠皆以苟且塞责耳!士虽执器,安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习技艺
    草庐经略:习技艺
    习技艺今日之操练,不教诸军以技艺,而第教以阵法,已非矣。况所谓阵者,又沿习久而易讹。即使尽善而无技艺,犹金弓玉矢,不可得而用也。一十八般武艺,人虽不能全习,亦当熟其一二。而弓弩槍刀则人人不可无,又人人不可不熟。教之者第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操练
    草庐经略:操练
    操练从古国家巨弊,奠巨乎平时武备废弛,卒闻有警,招募而即使之战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夫不教之民,尽市民也。即韩淮陰之出奇,岂驱市人而战乎?予谓操练不可不讲也。然观今时操练,虽穷年无益于事。旗帜
    古代兵书
  • 草庐经略:丁壮
    草庐经略:丁壮
    丁壮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所谓选者,选其人于未教之先而教之,再选其人于既教之后而用之。以材力雄健者为众兵;仍于众兵之中,选其武勇超群,一可当百者为选锋。所谓先登陷阵,势如风雨,全恃此辈也。善乎周世宗曰:&l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七 气色
    冰鉴译文:第七 气色
    【原文】第七气色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享泰。是放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解释】如果说面部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大命,那么气色则象征并体现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冰鉴是曾国藩写的吗
    冰鉴译文:冰鉴是曾国藩写的吗
    《冰鉴》作者为曾国藩的存疑《冰鉴》,传闻为曾国藩所作,实非。下页有毛笔刻印的《冰鉴》影印文件,末尾说:“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署名为“南海吴荣光荷屋氏”。又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五 须眉
    冰鉴译文:第五 须眉
    【原文】第五须眉“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此言眉生早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骠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六 声音
    冰鉴译文:第六 声音
    【原文】第六声音人之声 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解释】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陰陽五行之气一样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三 容貌
    冰鉴译文:第三 容貌
    【原文】第三容貌容以六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额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解释】凡是现人形貌,观姿容以七尺躯体为限度,看面貌则以两只眼睛来评断。人的胸腹手足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四 情态
    冰鉴译文:第四 情态
    【原文】第四情态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补神之不足。久往观人精神,乍见现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解释】一个人的容貌是其骨骼状态的余韵,常常能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一 神骨
    冰鉴译文:第一 神骨
    【原文】第一神骨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译文】俗话说:&ldq
    古代兵书
  • 冰鉴译文:第二 刚柔
    冰鉴译文:第二 刚柔
    【原文】第二刚柔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此其较然易见者。【解释】已经鉴识神骨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是五行生克的道理,道家叫做&l
    古代兵书
  • 吴子兵法:励士
    吴子兵法:励士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武侯曰:“致之奈何?”[起]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