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素书:正道章第二
    素书:正道章第二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文话文释义】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七
    治心经:卷十七
    卷十七机缘篇《易经》日:陰陽互动,顺厄可变。机缘者,时机、运气之统称。佛家讲因果,说善有善缘,恶有恶果。胡 林翼说“一入官场,总是碰境”,他的才能名望本不在曾国藩之下,可惜死得太早,无缘享盛名。曾国藩抱定&ldqu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八
    治心经:卷十八
    卷十八笃行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笃行。笃行者,执着如一地实践也。“天下事必须躬自入局”,日修身,夜慎独,学不止,死不畏,这是曾国藩的笃行。李鸿章说,我老师成功的原因很多,但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五
    治心经:卷十五
    卷十五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一分,如家财增一分,德业长一分,日积月累,终成“巨富”。蒋介石说,曾国藩徒手搏天下,而士人影从,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六
    治心经:卷十六
    卷十六胸襟篇襟怀宽广,能容天下之物。《呻吟语》曰: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养心第一着。曾国藩说,喜怒形于色,“乃无涵养之力,是薄福之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宋代名相吕端外似愚拙,然每临大事不糊涂。军机大臣张廷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三
    治心经:卷十三
    卷十三意志篇心如鼎镇,志如磐石。《论语》曰:空手与猛虎搏斗,徒步而涉深水,表面是勇气,内在是意志。曾国藩说,危难时可以验证平素之道力。祁门帅营,四面临敌,曾国藩帐悬长刀,言退一步即入地狱,弈围棋如故。梁启超说,功成业定后,人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四
    治心经:卷十四
    卷十四品格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品格是一个人能否立世的内在素养。《呻吟语》日:财、色、名、位,此四字考人品之大节目也。曾国藩说: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提升人格方能使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一
    治心经:卷十一
    卷十一事功篇“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世人都想建立不世之功,而曾国藩却说:“身居乱世,富贵无所图,功名亦断难就。”王安石另有体悟:“豪华尽告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虽然,曾国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二
    治心经:卷十二
    卷十二世故篇曾国藩说:“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误国事耳。”《红楼梦》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警世之语。世故太深,精明过度,均非载福之道。做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总不会有大的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九
    治心经:卷九
    卷九得失篇《小窗幽记》曰:胸有灵丹,点化得失。得失乃人生第一关口,“看透得失方是大英雄”。曾国藩引古人之言说:“非分之福,无故之祸,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为公事,为国家,得失必争;为个人,为名利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十
    治心经:卷十
    卷十进退篇“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进的时候要多点见闻,多些懵懂,退的时候要找好时机,留有余地。范蠡何以成陶朱?张良雪夜读《素书》。“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曾国藩晚场善收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七
    治心经:卷七
    卷七成败篇“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八
    治心经:卷八
    卷八祸福篇“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趋福避祸乃人伦之常。曾国藩说:“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他总结出“骗、暗、诡”乃取祸之三端,而“诚、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五
    治心经:卷五
    卷 五殚心篇殚心者,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之意也。曾国藩说,人始初奋搏,如初飞之鸟,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日,反凭添许多息肩之念,实则进一步高山仰止,退一寸草木皆兵。王安石为相,张居正变法,有殚心而无余勇,皆旋踵而时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六
    治心经:卷六
    卷六名利篇《菜根谭》日: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豪杰难过名利关。古往今来,有的人好虚名以殒身,有的人贪私利以祸族。面对名利,心将何置?明代陈继儒说“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三
    治心经:卷三
    卷三暇心篇暇心者,李渔称为“闲情偶寄”,林语堂称为“生活的艺术”。仕途万事缠身,戎旅胜负难定,陶朱锱铢日较。曾国藩说古今能胜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劳之人,因此必有暇心用来调适。苏东坡寄情诗文,西门庆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四
    治心经:卷四
    卷四诚心篇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人讲:信义春常在,心诚则灵。程门立雪、三顾茅庐都深蕴一个诚字。曾国藩以忠诚为天下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一
    治心经:卷一
    卷一治 心 篇  释迦牟尼说:世间一切万物,“壮无过心”。所谓治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的功夫,是“天将降大任”前的首门功课。李鸿章说,我老师之有成,乃
    古代兵书
  • 治心经:卷二
    治心经:卷二
    卷二养心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的宁静排却了自然的哗喧。曾国藩早年病弱缠身,成名后“游心于老庄之虚静”。平生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世味淡薄,身心无累”为法,终身以“不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猛兽转图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猛兽转图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猛兽转图法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伏熊分威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伏熊分威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伏熊分威法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鸷鸟散势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鸷鸟散势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鸷鸟散势法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龟养志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龟养志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龟养志法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
    古代兵书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腾蛇实意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腾蛇实意法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腾蛇实意法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