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梁书白话文:席阐文传
    梁书白话文:席阐文传
    席阐文,安定临泾人。年少时孤苦贫穷,涉猎书史。齐朝初年,为雍州刺史萧赤斧中兵参军,因此和他的儿子萧颖胄关系融洽。又任西中郎中兵参军,统领城局。高祖将要起义时,阐文深劝之,颖胄的态度与他一致,但仍派田祖恭私下报告高祖,并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韦睿传(附韦正等传)
    梁书白话文:韦睿传(附韦正等传)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自汉代丞相杜贤之后,世代为三辅地区的显姓。祖父杜云,避吏隐于长安南山。宋武帝入关,以太尉掾征,不就。伯父祖征,宋朝末年为光禄勋。父祖归,宁远长史。韦睿侍奉继母以孝道闻名。韦睿兄长韦纂、韦阐,都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郑绍叔传
    梁书白话文:郑绍叔传
    郑绍叔字仲明,荥陽开封人,世代居住在寿陽。祖父郑琨,为宋高平太守。郑绍叔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二十多岁时,任安丰令,治理该县显示出才能,名声也好。该州召补主簿,转治中从事史。当时刺史萧诞因为弟弟萧谌被诛,台遣收兵突然来到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吕僧珍传
    梁书白话文:吕僧珍传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出身贫寒、低贱。还是个孩童的时候,跟随老师学习,有相工历观诸生,指着吕僧珍对博士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定有封侯之相。”二十多岁时,依倚宋丹陽尹刘秉,刘秉被诛后,侍奉太祖文皇为门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柳胟传
    梁书白话文:柳胟传
    柳胟字文通,河东解县人。父亲世隆,齐朝司空。柳胟十七岁时,齐武帝尚为中军,任用他为参军,转任主簿。齐朝初年,获任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舍人,成为巴东王子响的朋友。子响管理荆州时,柳胟跟随前往。子响喜欢亲近小人,柳胟料知这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张弘策传
    梁书白话文:张弘策传
    张弘策字真简,范陽方城人,是文献皇后的叔伯弟弟。年幼时以孝敬父母而出名。母亲曾患病,五天不吃东西,张弘策也不吃东西。母亲竭力端粥给他吃,才吃了母亲吃剩的粥。为母亲居丧,三年没有吃过带盐的菜,几乎到了危及性命的程度。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蔡道恭传
    梁书白话文:蔡道恭传
    蔡道恭字怀险,南陽冠军人。父名那,宋朝益州刺史。道恭年轻时宽厚且度量大。宋文帝治理雍州时,被召去补主簿之职,仍任员外散骑常侍。之后累有战功,迁任越骑校尉、后军将军。建武末年,出任辅国司马、汝南令。齐南康王据守荆州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杨公则传
    梁书白话文:杨公则传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父亲杨仲怀,宋泰始初年为豫州刺史殷琰的部将。殷琰反叛,辅国将军刘面力讨伐殷琰,仲怀力战,死于横塘。公则随父在军,年未弱冠,冒死闯入阵内抱尸号哭,气绝良久,刘面力于是命令归还仲怀的首级。公则把父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邓元起传
    梁书白话文:邓元起传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陽人。年少时有胆有识,且臂力过人。性任侠,好赈施,乡里少年多归附他。起家于州辟议曹从事史,转任奉朝请。雍州刺史萧缅起用他为槐里令。迁任弘农太守、平西军事。当时西陽马荣率众沿江掠夺,商旅断绝,刺史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萧颖达传
    梁书白话文:萧颖达传
    萧颖达,兰陵郡兰陵县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喜欢斗勇讲义气,起家于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年行荆州事,颖达也任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齐朝末年多灾难,不能自保平安。适遇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陽为巴西太守,路过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夏侯详传
    梁书白话文:夏侯详传
    夏侯详,字叔业,谯郡谯县人。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服丧期间因哀痛过度而伤害了身体。在墓前的茅屋中居住三年,曾有三只脚的鸟飞来栖在门上,大家都感到奇怪。服丧期满,刺史殷琰召去补主簿之缺。宋朝泰始初年,殷琰以豫州反叛朝廷,宋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昭明太子传
    梁书白话文:昭明太子传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梁武帝长子。生母是丁斌嫔。当初,梁武帝没有男孩,梁武帝率兵起义讨伐东昏侯时,萧统于齐中兴元年(501)九月在襄陽出世。梁武帝登帝位后,有司上书请求立储君,梁武帝认为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制度缺失还有待进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曹景宗传
    梁书白话文:曹景宗传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名欣之,是宋朝武将,官做到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围猎,经常会同几十个少年到大草泽里去追逐獐子野鹿,每当众多骑手驱赶野鹿时,野鹿和人马混杂在一起,曹景宗在众人中放箭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元帝本纪
    梁书白话文:元帝本纪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个儿子。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监十三年(514)封为湘东郡王,受封邑二千户。最初担任宁远将军、会稽郡太守,后入宫担任侍中、宣威将军和丹陽尹。梁武帝普通七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敬帝本纪
    梁书白话文:敬帝本纪
    敬皇帝名方智,字慧相,乳名法真,是世祖的第九个儿子。太清三年(549),封为兴梁侯。承圣元年(552),封为晋安王,食邑二千户。承圣二年(553),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十一月,江陵陷落,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南徐州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武帝本纪
    梁书白话文:武帝本纪
    梁高祖武皇帝名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郡中都里人,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萧何生赞阝定侯萧延,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太子太傅萧望之,萧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简文帝本纪
    梁书白话文:简文帝本纪
    太宗简文皇帝名纲,字世缵,乳名六通,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兄弟。天监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陽殿里。天监五年(506),封为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天监八年(509)任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斟酌设置顾问官。天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始兴王陈叔陵传
    陈书白话文:始兴王陈叔陵传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高宗第二子。梁承圣年间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时,陈叔陵出生在这里。陈书江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叔陵留居穰城。高宗之所以回来,是以后主及陈叔陵为人质的。天嘉三年(562),随后主一道还朝,封为康乐侯,食邑
    历史典籍
  • 梁书白话文:《梁书》简介
    梁书白话文:《梁书》简介
    《梁书》唐·姚思廉 撰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周迪传
    陈书白话文:周迪传
    周迪,临川南城人。年轻时住在山谷之中,体力过人,能拉开强弩,以射猎为业,侯景叛乱,周迪的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辖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乡里人跟随他,每次打仗他必定在军中最为勇敢。周续所部大将,都是郡中的豪族,很骄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陈宝应传
    陈书白话文:陈宝应传
    陈宝应,晋安候官地方的人。世代为闽中四姓贵族。父亲陈羽,有才干,是郡中的英雄豪杰。陈宝应性情反复无常,多变化与狡诈。梁代晋安多次反叛,连续杀死郡中守将,陈羽起初都蛊惑参与其事,后又任官军向导打败叛军,因此全郡的兵权都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阮卓传
    陈书白话文:阮卓传
    阮卓,陈留尉氏人。祖父阮诠,是梁散骑侍郎。父亲阮问道,是梁宁远岳陽王府记室参军。阮卓年少聪明,立志研读经书史籍,擅长谈论,尤其擅长五言诗。性情至孝,其父随岳陽王出镇江州,染病去世,阮卓那年才十五岁,亲自从都城奔赴江州,水汤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熊昙朗传
    陈书白话文:熊昙朗传
    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世代为本郡显姓。熊昙朗放荡不羁,体力过人,容貌非常壮美。侯景之乱时,他极力聚集年轻人,占据丰城县立栅,凶暴狡猾之人与强夺盗窃之徒大多归附他。梁元帝任命他为巴山太守。荆州陷落,熊昙朗兵力很强,劫掠邻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张正见传
    陈书白话文:张正见传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祖父张盖之,是魏散骑常侍、渤海与长乐二郡太守。父亲张..礼,是魏散骑侍郎,归顺梁朝后,仍授予原来职务,升任怀方太守。张正见幼年时好学,有优秀的才能。梁简文帝为皇太子时,张正见十三岁,献上颂一篇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蔡凝传
    陈书白话文:蔡凝传
    蔡凝字子居,济陽考城人。祖父蔡撙,是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亲蔡彦高,是梁给事黄门侍郎。蔡凝年少聪明有悟性,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大后,广泛涉猎经传,文辞优美,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天嘉四年(563),初任秘书郎,调任庐陵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