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陈书白话文:韦载传(附韦岁羽传)
    陈书白话文:韦载传(附韦岁羽传)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祖父韦睿曾任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亲韦政,曾任梁黄门侍郎。韦载年轻时十分聪明有才气,专心好学。十二岁那年,跟随叔父韦棱拜见沛国刘显,刘显问及《汉书》上的十件事,韦载对答如流,没有一处疑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刘仲威传
    陈书白话文:刘仲威传
    刘仲威是南陽睟陽人。祖父刘箈,齐代征他为国子博士,没有到职。父亲刘之迟,任荆州治中从事史。刘仲威年轻时就有志向,研读了许多经典史籍,梁承圣年间任中书侍郎。在萧庄伪署任御史中丞,跟随萧庄入北齐,死于邺中。刘仲威的堂弟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陆山才传
    陈书白话文:陆山才传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祖父陆翁宝,曾任梁尚书水部郎。父亲陆氵凡,曾任散骑常侍。陆山才年轻时风流倜傥,爱好崇尚文史,范陽的张缵及其弟张绾,都很钦佩敬重他。初任王国常侍,迁任外兵参军。不久因父亲生病,回家侍奉赡养老父。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沈众传
    陈书白话文:沈众传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祖父沈约,是梁特进。父亲沈旋,任梁给事黄门侍郎。沈众爱读书,文笔很好,初任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那个时候,梁武帝作《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梁武帝吩咐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袁泌传
    陈书白话文:袁泌传
    袁泌,字文洋,是左光禄大夫袁敬的弟弟。他清廉公正,有办事才能,身体魁梧高大,志向与品行儆戒谨慎。初任员外散骑侍郎,历任诸王府佐。侯景之乱,袁泌想做讨贼将领。那时,袁泌的哥哥袁君正为吴郡太守,梁简文帝以板授袁泌为东宫领直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袁敬传
    陈书白话文:袁敬传
    袁敬字子恭,陈郡陽夏人。祖父袁岂页,是宋侍中、吏部尚书、雍州刺史。父亲袁昂,是梁侍中、司空,谥号穆公。袁敬笃厚孝道讲风格,幼年时就很爱读书,到老也不倦怠。初任秘书郎,连任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江陵沦陷后,流亡到岭表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袁枢传
    陈书白话文:袁枢传
    袁枢字践言,是梁吴郡太守袁君正之子。容貌俊美,仪表堂堂,性情沉着恬静,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世代家族显贵,钱财很多而袁枢居处却一向俭朴,和他人没有交往,端坐一室,不是公事不曾出游,对名利非常淡薄。初任梁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王通传
    陈书白话文:王通传
    王通字公达,琅邪临沂人。祖父王份,是梁左光禄大夫。父亲王琳,是司徒左长史。王琳在齐代娶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史公主为妻,有九个儿子,都知名。王通,梁世初任国子生,被举荐为明经,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因为他是梁武帝的外甥而被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王劢传
    陈书白话文:王劢传
    王劢,字公济,是王通的弟弟。他风仪俊美,广泛地研读过诗书典籍,爱清静俭朴,未尝把个人利益和欲望放在心上,梁世为国子《周易》生,成绩名列榜首,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轻车河东王功曹史。河东王出镇京口,王劢也随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谢岐传
    陈书白话文:谢岐传
    谢岐,会稽山陰人。其父谢达,为梁太学博士。谢岐少时机警,好学,梁世时就被称道。他任尚书金部郎、山陰县令。侯景之乱时,谢岐寄居东陽。侯景之乱平后,他投靠张彪。张彪所辖的吴郡和会稽,诸事一概委托谢岐办理。张彪每次征讨,总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王冲传
    陈书白话文:王冲传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祖父王僧衍是齐侍中。父亲王茂璋,是梁给事黄门侍郎。王冲的母亲,是梁武帝的妹妹新安穆公主,于齐世去世,梁武帝因王冲失去了母亲而特别疼爱他。十八岁那年,初任梁秘书郎。后为永嘉太守。入朝任太子舍人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蔡景历传
    陈书白话文:蔡景历传
    蔡景历字茂世,济陽考城人。其祖父蔡点,为梁尚书左民侍郎。父亲蔡大同,轻车岳陽王记室参军,掌管京师行选。景历年少时英姿俊爽,特别孝敬父母。他家贫好学,善于写文章,长于写草隶。景历初任诸王府佐,出任海陽县令,治政贤能。侯景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刘师知传
    陈书白话文:刘师知传
    刘师知,沛国相人。其家世代为寒族,祖父刘奚之,为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刘奚之善于治政,齐武帝亲手写诏多次褒赏他。父亲刘景彦,为梁尚书左丞、司农卿。刘师知好学,有当世之才。他博览典籍,工于写文章,通晓仪礼,朝廷掌故,大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陈慧纪传
    陈书白话文:陈慧纪传
    陈慧纪字元方,是高祖的从孙。读过经史一类的书籍,自负有才而任性。高祖平侯景时,陈慧纪跟随。不久配给他兵马。侯景被平定,又跟随高祖征讨杜龛。任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祖称帝,受封为宜黄县侯,封邑五百户,任黄门侍郎。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赵知礼传
    陈书白话文:赵知礼传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其父赵孝穆,为梁候官县令。知礼广泛涉猎典籍,擅长隶书。高祖征讨元景仲时,有人向高祖推荐知礼,便招引任记室参军。知礼写文章才思敏捷,每次口授军书,他下笔成文,全都令人满意。于是知礼常侍奉高祖身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陈拟传
    陈书白话文:陈拟传
    陈拟字公正,是高祖的远族。年少时丧父贫困,性格正直,记忆力强。高祖向南征讨交..,陈拟跟随前往。后又前去讨伐侯景,抵达豫章,任命陈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同主管后方事宜,并负责接应军粮。高祖前去镇守朱方时,陈拟任步兵校尉、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陈详传
    陈书白话文:陈详传
    陈详字文几,年少时出家为僧。爱好写记事之文,谈论清雅。高祖讨伐侯景,征召陈详,吩咐他还俗,配给他兵马,跟随高祖前去平定京都。高祖东征杜龛,陈详另外攻克安吉、原乡、故鄣三县。杜龛被平定,按功授陈详为散骑侍郎、假节、雄信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衡阳献王陈昌传
    陈书白话文:衡阳献王陈昌传
    衡陽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陈书白话文: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南康愍王陈昙朗,为高祖母弟忠壮王陈休先之子。其父陈休先少时卓异不凡有大志,梁简文帝在东宫时,深被赏识。太清年间接纳降将侯景后,北方有乱,便令陈休先招募数千人,授为文德主帅,不久死。高祖得天下后,总称道休先,说:“此弟若活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荀朗传
    陈书白话文:荀朗传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陰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台城陷落,简文帝下密诏授荀朗为云麾将军、豫州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周炅传
    陈书白话文:周炅传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城人。其祖父周强,为齐太子舍人、梁州刺史。父亲周灵起,为梁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爵为保城县侯。周炅少时豪爽气侠,有将帅之才。梁大同年间为通直散骑常侍、朱衣直阁。太清元年(547),出任弋陽太守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鲁悉达传
    陈书白话文:鲁悉达传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人。其祖父鲁斐,为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爵为陽塘侯。父亲鲁益之,为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陽二郡太守。鲁悉达幼以行孝出名,初任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鲁悉达纠集乡里人,保守新蔡,耕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周敷传
    陈书白话文:周敷传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家为郡内豪族。周敷身材矮小,瘦小得简直连衣服都挂不住了,但他果敢有胆力,超过同辈人。他性情豪爽,轻钱财重义气,乡里任性少年都顺陈书从他。侯景之乱时,乡人周续以讨贼为名聚集徒众,梁内史始兴王萧毅把辖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沈恪传
    陈书白话文:沈恪传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深沉,办事能力强。梁朝新渝侯萧日英任郡将,召他任主簿。萧日英迁调北徐州,沈恪随他去镇守。萧日英迁调广州,以沈恪兼任府中兵参军,经常带兵讨伐俚洞。卢子略反叛,沈恪抗战立有战功,授职为中兵参军。高
    历史典籍
  • 陈书白话文:徐世谱传
    陈书白话文:徐世谱传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彳复人。世代居荆州,为主帅,统兵征伐蛮、蜒。到了徐世谱时,其人尤其勇猛且体力过人,擅长于水战。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带着乡里人侍奉他。侯景之乱时,徐世谱因参与征伐侯景,多次官至员外散骑常侍。不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