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旧唐书》 卷一十九
    《旧唐书》 卷一十九
    本纪第十八上武宗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穆宗第五子,母曰宣懿皇后韦氏。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长庆元年三月,封颍王,本名瀍。开成中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依百官例,逐月给俸料。初,文宗追悔庄恪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七
    《旧唐书》 卷二十七
    志第三礼仪三封禅之礼,自汉光武之后,旷世不修。隋开皇十四年,晋王广率百官抗表,固请封禅。文帝令牛弘、辛彦之、许善心等创定仪注。至十五年,行幸兗州,遂于太山之下,为坛设祭,如南郊之礼,竟不升山而还。贞观六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八
    《旧唐书》 卷二十八
    志第四礼仪四武德、贞观之制,神祇大享之外,每岁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帝宓羲配,勾芒、岁星、三辰、七宿从祀。立夏,祀赤帝于南郊,帝神农氏配,祝融、荧惑、三辰、七宿从祀。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七
    《旧唐书》 卷七
    本纪第七中宗睿宗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章怀太子废,其年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八
    《旧唐书》 卷八
    本纪第八玄宗上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三年十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六
    《旧唐书》 卷一十六
    本纪第十六穆宗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恆,宪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初名宥,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遂王。五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使。七年十月,册为皇太了,改今讳。十五年正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七
    《旧唐书》 卷一十七
    本纪第十七上敬宗文宗上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母曰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六月七日,生于东内之别殿。长庆元年三月,封景王。二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时年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五
    《旧唐书》 卷二十五
    志第一礼仪一《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和其性,制礼以检其情,俾俯仰有容,周旋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六
    《旧唐书》 卷二十六
    志第二礼仪二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终于隋代,季秋大享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五
    《旧唐书》 卷五
    本纪第五高宗下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车驾至泰山顿。是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飨。己巳,帝升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祇,以太穆太皇太后、文德皇太后配飨;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六
    《旧唐书》 卷六
    本纪第六则天皇后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四
    《旧唐书》 卷一十四
    本纪第十四顺宗宪宗上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讳诵,德宗长子,母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正月生于长安之东内。大历十四年六月,封宣王。建中元年正月丁卯,立为皇太子。上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即位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五
    《旧唐书》 卷一十五
    本纪第十五●宪宗下元和七年春正月辛酉朔,己巳,以刑部尚书赵宗儒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庚午,以兵部尚书王绍判户部事。辛未,以京兆尹元义方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观察使,以司农卿李銛为京兆尹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四
    《旧唐书》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下哀帝哀皇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母曰积善太后何氏。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于大内。乾宁四年二月,封辉王,名祚。天复三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八月十二日,昭宗遇弑。翌日,蒋玄晖矫宣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四
    《旧唐书》 卷四
    本纪第四高宗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以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三
    《旧唐书》 卷一十三
    本纪第十三德宗下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上御丹凤楼,制曰:「朕以菲薄,托于王公之上,恭承天地之序,虔奉祖宗之训,遐想至理,思臻大和。而诚不感物,化不柔远,声教犹郁,征赋仍繁。顷者务于安人,不惮屈己,与西蕃结好,申以齐盟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二
    《旧唐书》 卷二十二
    本纪第十九下僖宗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咸通三年五月八日生于东内。初封普王,名俨。十四年七月,懿宗大渐。其月十八日,制曰:「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临。旰昃劳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三
    《旧唐书》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上昭宗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太后王氏。以咸通八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
    《旧唐书》 卷二
    本纪第二太宗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三
    《旧唐书》 卷三
    本纪第三太宗下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一
    《旧唐书》 卷一十一
    本纪第十一代宗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吴氏。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初名俶,年十五封广平王。玄宗诸孙百余,上为嫡皇孙。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仁孝温恭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一十二
    《旧唐书》 卷一十二
    本纪第十二德宗上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讳适,代宗长子,母曰睿真皇后沈氏。天宝元年四月癸巳,生于长安大内之东宫。其年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代宗即位之年五月,以上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八月,改封雍王。时史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
    《旧唐书》 卷二十
    本纪第十八下宣宗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母曰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会昌六年三月一日,开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
    历史典籍
  • 《旧唐书》 卷二十一
    《旧唐书》 卷二十一
    本纪第十九上懿宗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 附录:进表
    《旧五代史》 附录:进表
    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旧五代史》编次成书恭呈御览事。臣等伏案薛居正等所修《五代史》,原由官撰,成自宋初,以一百五十卷之书,括八姓十三主之事,具有本末,可为鉴观。虽值一时风会之衰,体格尚沿于冗弱;而垂千古废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