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旧五代史》 卷二十一
    《旧五代史》 卷二十一
    列传十一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从。以中涓从太祖,性端愿,未尝离左右。及太祖镇汴,树置戎伍,始得马五百匹,即以师古为偏将,援陈破蔡,累有战功。及硃珍以罪诛,遂用师古为都指挥使。乃渡淮,饷军于庐寿,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
    历史典籍
  • 《旧五代史》 卷一
    《旧五代史》 卷一
    太祖纪一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硃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后。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诚。帝即诚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五代会要》: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开平元年七月,追尊宣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六卷  列传第十六
    《辽史》 第八十六卷  列传第十六
    耶律合住刘景刘六符耶律褭履牛温舒杜防萧和尚特末耶律合里只耶律颇的耶律合住,<一>字粘衮,太祖弟迭剌之孙。幼不好弄,临事明敏,善谈论。初以近族入侍,每从征伐有功。保宁初,加右龙虎卫上将军。以宋师屡梗南边,拜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七卷  列传第十七
    《辽史》 第八十七卷  列传第十七
    萧孝穆撒八孝先孝友萧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萧孝穆,小字胡独菫,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五卷  列传第十五
    《辽史》 第八十五卷  列传第十五
    萧挞凛萧观音奴耶律题子耶律谐理耶律奴瓜萧柳高勋奚和朔奴萧塔列葛耶律撒合萧挞凛,字驼宁,思温之再从。父术鲁列,善相马,应历间为马群侍中。挞凛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保宁初,为宿直官,累任廳剧。统和四年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三卷  列传第十三
    《辽史》 第八十三卷  列传第十三
    耶律休哥马哥耶律斜轸耶律奚低耶律学古乌不吕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休哥少有公辅器。初乌古、室韦二部叛,休哥从北府宰相萧干讨之。应历末,为惕隐。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四卷  列传第十四
    《辽史》 第八十四卷  列传第十四
    耶律沙耶律抹只萧干讨古耶律善补耶律海里耶律沙,字安隐。其先尝相遥辇氏。应历间,累官南府宰相。景宗即位,总领南面边事。保宁间,宋攻河东,沙将兵救之,有功,加守太保。乾亨初,宋复北侵,沙将兵由间道至白马岭,阻大涧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八十二卷  列传第十二
    《辽史》 第八十二卷  列传第十二
    耶律隆运德威涤鲁制心耶律勃古哲萧阳阿武白萧常哥耶律虎古磨鲁古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侍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六卷  国语解
    《辽史》 第一百一十六卷  国语解
    史自迁、固,以迄晋、唐,其为书雄深浩博,读者未能尽晓。於是裴、颜师古、李贤、何超、董冲诸儒,训诂音释,然後制度、名物、方言、奇字,可以一览而周知。其有助於後学多矣。辽之初兴,与奚、室韦密迩,土俗言语大概近俚
    历史典籍
  • 《辽史》 附录卷
    《辽史》 附录卷
    修三史诏<一>圣旨:至正三年三月十四日,笃怜帖木儿怯薛第三日,咸宁殿有时分,速古儿赤江家奴、云都赤蛮子、殿中俺都剌哈蛮、给事中孛罗帖木儿等有来,脱脱右丞相、也先帖木儿平章、铁睦尔达世平章、太平右丞、长仙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七卷  列传第三十七
    《辽史》 第一百○七卷  列传第三十七
    列女邢简妻陈氏耶律氏常哥耶律奴妻萧氏耶律术者妻萧氏耶律中妻萧氏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烈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烈女之名,非幸也。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所以重人伦之变也。辽据北方,风化视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五卷  列传第四十五
    《辽史》 第一百一十五卷  列传第四十五
    二国外记高丽高丽自有国以来,传次久近,人民土田,历代各有其志,然高丽与辽相为终始二百馀年。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一>天赞三年,来贡。太宗天显二年,来贡。会同二年,受晋上尊号册,遣使往报。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五卷  列传第三十五
    《辽史》 第一百○五卷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大公鼎萧文马人望耶律铎鲁斡杨遵勗王棠汉以玺书赐二千石,唐疏刺史、县令于屏,以示奖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传。辽自太祖创业,太宗抚有燕、蓟,任贤使能之道亦略备矣。然惟朝廷叁置国官,吏州县者多遵唐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六卷  列传第三十六
    《辽史》 第一百○六卷  列传第三十六
    卓行萧札剌耶律官奴萧蒲离不辽之共国任事,耶律、萧二族而已。二族之中,有退然自足,不淫於富贵,不诎於声利,可以振颓风,激薄俗,亦足嘉尚者,得三人焉。作卓行传。萧札剌,字虚辇,北府宰相排押之弟。性介特,不事生业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三卷  列传第四十三
    《辽史》 第一百一十三卷  列传第四十三
    逆臣中萧翰耶律牒蜡耶律朗耶律刘哥盆都耶律海思耶律敌猎萧革萧翰,一名敌烈,字寒真,宰相敌鲁之子。天赞初,唐兵围镇州,节度使张文礼遣使告急。翰受诏与康末怛往救,克之,杀其将李嗣昭,拨石城。会同初,领汉军侍卫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四卷  列传第四十四
    《辽史》 第一百一十四卷  列传第四十四
    逆臣下萧胡睹萧迭里得古迭耶律撒剌竹奚回离保萧特烈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鬈,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秦国长公主,授驸马都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三卷  列传第三十三
    《辽史》 第一百○三卷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萧韩家奴李澣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後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崇儒之美。但其风气刚劲,三面邻敌,岁时以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四卷  列传第三十四
    《辽史》 第一百○四卷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王鼎耶律昭刘辉耶律孟简耶律谷欲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马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鼎偶造席,唐俊见鼎朴野,置下坐。欲以诗困之,先出所作索赋,鼎援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一卷  列传第四十一
    《辽史》 第一百一十一卷  列传第四十一
    奸臣下萧余里也耶律合鲁萧得里特萧讹都斡萧达鲁古耶律塔不也萧图古辞萧余里也,字讹都碗,国舅阿剌次子。便佞滑稽,善女工。重熙间,以外戚进。清宁初,补祗候郎君,尚郑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南面林牙。以父阿剌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二卷  列传第四十二
    《辽史》 第一百一十二卷  列传第四十二
    逆臣上耶律辖底迭里特耶律察割耶律娄国耶律重元涅鲁古耶律滑哥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贵贱位而後君臣之分定,君臣之分定而後天地和,天地和而後万化成。五帝三王之治,用此道也。三代而降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卷  列传第三十一
    《辽史》 第一百○一卷  列传第三十一
    萧陶苏斡耶律阿息保萧乙薛萧胡笃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拨,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斡虽幼,已如成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二卷  列传第三十二
    《辽史》 第一百○二卷  列传第三十二
    萧奉先李处温张琳耶律余睹萧奉先,<一>天祚元妃之兄也。外宽内忌。因元妃为上眷倚,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二年,上幸混同江钩鱼。故事,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皆朝行在。适头鱼宴,上使诸酋次第歌舞为乐,至阿骨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一百一十卷  列传第四十
    《辽史》 第一百一十卷  列传第四十
    奸臣上耶律乙辛张孝杰耶律燕哥萧十三春秋褒贬,善恶并书,示劝惩也。故迁、固传佞幸、酷吏,欧阳修则并奸臣录之,将俾为君者知所鉴,为臣者知所戒。此天地圣贤之心,国家安危之机,治乱之原也。辽自耶律乙辛而下,奸臣十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九十七卷  列传第二十七
    《辽史》 第九十七卷  列传第二十七
    耶律斡特剌孩里窦景庸耶律引吉杨绩赵徽王观耶律喜孙耶律斡特剌,字乙辛隐,许国王寅底石六世孙。少不喜官禄,年四十一,始补本班郎君。时枢密使耶律乙辛擅权,谗害忠良,斡特剌恐祸及,深自抑畏。大康中,为宿直官,历左、
    历史典籍
  • 《辽史》 第九十九卷  列传第二十九
    《辽史》 第九十九卷  列传第二十九
    萧岩寿耶律撒剌萧速撒耶律挞不也萧挞不也萧忽古耶律石柳萧岩寿,乙室部人。性刚直,尚气。仕重熙末。道宗即位,皇太后屡称其贤,由是进用。上出猎较,岩寿典其事,未尝高下于心,帝益重之。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