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金史》 卷六十四
    《金史》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后妃下○睿宗钦慈皇后睿宗贞懿皇后世宗昭德皇后世宗元妃张氏世宗元妃李氏显宗孝懿皇后晕宗昭圣皇后章宗钦怀皇后章宗元妃李氏卫绍王后徒单氏宣宗皇后王氏宣宗明惠皇后哀宗徒单皇后睿宗钦慈皇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五十三
    《金史》 卷五十三
    志第三十四选举三○右职吏员杂选右职。省令史、译史。皇统八年格,初考迁一重,女直人依本法外,诸人越进义,每三十月各迁两重,百二十月出职,除正六品以下,正七品以上职官。正隆二年,更为五十月迁一重。初考,女直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二
    《金史》 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三仪卫下○大驾卤簿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黄麾仗三千人。分四节:第一节,无县令、府牧,即用黄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门旗,次驾头,次引驾龙墀队,次天王、十二辰等旗。第二节,黄麾第四、第五部,次君王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三
    《金史》 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四舆服上○天子车辂皇后妃嫔车辇皇太子车制王公以下车制及鞍勒饰古者军舆之制,各有名物表识,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别上下、明等威也。历代相承,互有损益,或因时创始,或袭旧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荡。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五十一
    《金史》 卷五十一
    志第三十二选举一○进士诸科律科经童科制举武举试学士院官司天医学试科自三代乡举里选之法废,秦、汉以来各因一代之宜,以尽一时之才,苟足于用即已,故法度之不一,其来远矣!在汉之世,虽有贤良方正诸科以取士,而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五十二
    《金史》 卷五十二
    志第三十三选举二○文武选金制,文武选皆吏部统之。自从九品至从七品职事官,部拟。正七品以上,呈省以听制授。凡进士则授文散官,谓之文资官。自余皆武散官,谓之右职,又谓之右选。文资则进士为优,右职则军功为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一
    《金史》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二仪卫上○常朝仪卫内外立仗常行仪卫行仗法驾黄麾仗金制,天子之仪卫,一曰立仗,二曰行仗。其卫士,曰护卫、曰亲军、曰弩手,曰控鹤、曰伞子、曰长行。立仗则有殿庭内仗、殿庭外仗,凡大礼、大朝会则用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九
    《金史》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食货四○盐金制,榷货之目有十,曰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而盐为称首。贞元初,蔡松年为户部尚书,始复钞引法,设官置库以造钞、引。钞,合盐司簿之符。引,会司县批缴之数。七年一厘革之。初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五十
    《金史》 卷五十
    志第三十一食货五○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九月,命寿州、邓州、凤翔府等处皆置。海陵正隆四年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八
    《金史》 卷三十八
    志第十九礼十一○外国使入见仪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毕,宰执上殿,其余臣僚分班出。阁门使奏使者入见榜子。先引宋使、副,出笏,捧书左入,至丹墀北向立。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九
    《金史》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乐上《传》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岂二帝三王之弥文哉!盖有天下者,将一轨度、正民俗、合人神、和上下,舍礼乐何以焉。金初得宋,始有金石之乐,然而未尽其美也。及乎大定、明昌之际,日修月葺,粲然大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八
    《金史》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九食货三○钱币钱币。金初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海陵庶人贞元二年迁都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复钞引法,遂制交钞,与钱并用。正隆二年,历四十余岁,始议鼓铸。冬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七
    《金史》 卷三十七
    志第十八礼十 ○册皇后仪 天德二年十月九日,册妃徒单氏为皇后。前一日,仪鸾司设座勤政殿,南向。设群臣次于朝堂。大乐令展宫县于殿庭,设协律郎举麾位于乐县西北,东向。阁门设百官班位于庭,并如常朝之仪。又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六
    《金史》 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食货一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七
    《金史》 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八食货二○田制量田以营造尺,五尺为步,阔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民田业各从其便,卖质于人无禁,但令随地输租而已。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少者必植其地十之三,猛安谋克户少者必课种其地十之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三
    《金史》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礼六○原庙太宗天会二年,立大圣皇帝庙于西京。熙宗天眷二年九月,又以上京庆元宫为太祖皇帝原庙。皇统七年,有司奏:「庆元宫门旧日景晖,殿日辰居,似非庙中之名,今宜改殿名曰世德。」是岁,东京御容殿成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五
    《金史》 卷三十五
    志第十六礼八○宣圣庙皇统元年二月戊子,熙宗诣文宣王庙奠祭,北面再拜,顾儒臣曰:「为善不可不勉。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国子监言:「岁春秋仲月上丁日,释奠于文宣王,用本监官房钱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六
    《金史》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礼九○国初即位仪收国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诸路官民耆老毕会,议创新仪,奉上即皇帝位。阿离合懑、宗翰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马九队,队九匹,别为色,并介胄弓矢矛剑奉上。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四
    《金史》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兵○兵制金兴,用兵如神,战胜功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加之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寒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四十五
    《金史》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六刑昔者先王因人之知畏而作刑,因人之知耻而作法。畏也、耻也,五性之良知,七情之大闲也。是故,刑以治已然,法以禁未然,畏以处小人,耻以遇君子。君子知耻,小人知畏,天下平矣!是故先王养其威而用之,畏可以教爱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一十三
    《金史》 卷一十三
    本纪第十三卫绍王卫绍王讳永济,小字兴胜,更讳允济,章宗时避显宗讳,诏改「允」为「永」。世宗第七子,母曰元妃李氏。卫王长身,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大定十一年,封薛王。是岁,进封禭王。十七年,授世袭猛安。二十五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二十二
    《金史》 卷二十二
    志第三历下○步月离第五转终分: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六十六。转终日:二十七日,余二千九百,秒六千六十六。转中日:一十三日,余四千六十五,秒三千三十三。朔差日:一,余五千一百四,秒三千九百三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二十三
    《金史》 卷二十三
    志第四五行五行之精气,在天为五纬,在地为五材,在人为五常及五事。五纬志诸《天文》,历代皆然。其形质在地,性情在人,休咎各以其类,为感应于两间者,历代又有《五行志》焉。两汉以来,儒者若夏侯胜之徒,专以《洪范五行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一
    《金史》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礼四○奏告仪皇帝恭谢仪皇后恭谢仪皇太子恭谢仪荐新功臣配享宝玉杂仪奏告仪皇帝即位、加元服、受尊号、纳后、册命、巡狩、征伐、封祀、请谥、营修庙寝,凡国有大事皆告。或一室,或遍告及原庙,并
    历史典籍
  • 《金史》 卷三十二
    《金史》 卷三十二
    志第十三礼五○上尊谥天会三年六月,谙班勃极烈杲等表请追册先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天会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摄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