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贞观政要》 政体第二
    《贞观政要》 政体第二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曰:“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生长深宫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仁恻第二十
    《贞观政要》 仁恻第二十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慎所好第二十一
    《贞观政要》 慎所好第二十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五 五代史记序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五 五代史记序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 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甚哉,五代不仁之极也,其祸败之复,殄 灭剥丧之威,亦其效耳。夫国之所以存者以有民,民之所以生者以有君。方是时, 上之人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尊敬师傅第十
    《贞观政要》 尊敬师傅第十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俭约第十八
    《贞观政要》 俭约第十八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谦让第十九
    《贞观政要》 谦让第十九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第二
    《新五代史》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第二
    兀欲,东丹王突欲子也。突欲奔于唐,兀欲留不从,号永康王。契丹好饮人血, 突欲左右姬妾,多刺其臂吮之,其小过辄挑目、刲灼,不胜其毒。然喜宾客,好饮 酒,工画,颇知书。其自契丹归中国,载书数千卷,枢密使赵延寿每假其异书、医 经,皆中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四 四夷附录第三
    《新五代史》 卷七十四 四夷附录第三
    奚,本匈奴之别种。当唐之末,居阴凉川,在营府之西,幽州之西南,皆数百 里。有人马二万骑。分为五部:一曰阿荟部,二曰啜米部,三曰粤质部,四曰奴皆 部,五曰黑讫支部。后徙居琵琶川,在幽州东北数百里。地多黑羊,马嵒前蹄坚善 走,其登山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择官第七
    《贞观政要》 择官第七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诗》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封建第八
    《贞观政要》 封建第八
    贞观元年,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为第一等,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皇从父淮安王神通上言:“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玄龄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窃不服。”太宗曰:“国家大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公平第十六
    《贞观政要》 公平第十六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诚信第十七
    《贞观政要》 诚信第十七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一 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
    《新五代史》 卷七十一 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
    呜呼,尧、舜盛矣!三代之王,功有余而德不足,故皆更始以自新,由是改正 朔矣,至于后世,遂名年以建元。及僭窃交兴,而称号纷杂,则不可以不别也。五 代十国,称帝改元者七。吴越、荆、楚,常行中国年号。然予闻于故老,谓吴越亦 尝称帝改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二 四夷附录第一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二 四夷附录第一
    呜呼,夷狄居处饮食,随水草寒暑徙迁,有君长部号而无世族、文字记别,至 于弦弓毒矢,强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足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来, 能为中国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之于中国,有道未必服,无道未必不 来,盖自因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纳谏第五
    《贞观政要》 纳谏第五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硅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硅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硅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君臣鉴戒第六
    《贞观政要》 君臣鉴戒第六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忠义第十四
    《贞观政要》 忠义第十四
    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孝友第十五
    《贞观政要》 孝友第十五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九 南平世家第九
    《新五代史》 卷六十九 南平世家第九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季 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太祖初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 硃友让。季兴以友让故得进见,太祖奇其材,命友让以子畜之,因冒姓硃氏,补制 胜军使,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七十 东汉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卷七十 东汉世家第十
    刘旻,汉高祖母弟也。初名崇,为人美须髯,目重瞳子。少无赖,嗜酒好博, 尝黥为卒。高祖事晋为河东节度使,以旻为都指挥使。高祖即帝位,以为太原尹、 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隐帝时,累加中书令。 隐帝少,政在大臣,周太祖
    历史典籍
  • 《贞观政要》 求谏第四
    《贞观政要》 求谏第四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五十八 新五代史考
    《新五代史》 卷五十八 新五代史考
    呜呼,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后世有欲知之者,不可以遗也。作《司天 职方考》。 司天考第一 司天掌日月星辰之象。周天一岁,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 以为历。而谨察其变者,以为占。占者,非常之兆也,以
    历史典籍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兒戏木下,镠坐 大石指麾群兒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兒皆惮之。及壮,无赖,不喜事生业,以贩 盐为盗。县录事钟起有子数人,与镠饮博,起尝禁其诸子,诸子多窃从之游。豫章 人有善术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