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三国志》 魏书_后妃传
    《三国志》 魏书_后妃传
                    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古先哲王,莫不明后妃之制,顺天地之德,故二妃嫔妫,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废兴存亡,恒此之由。春秋说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而末世奢纵,肆其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董二袁刘传
    《三国志》 魏书_董二袁刘传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一]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二]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三国志》 魏书_任苏杜郑仓传
    《三国志》 魏书_任苏杜郑仓传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韩崔高孙王传
    《三国志》 魏书_韩崔高孙王传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三国志》 魏书_三少帝纪
    《三国志》 魏书_三少帝纪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一]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诏曰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钟繇华歆王朗传
    《三国志》 魏书_钟繇华歆王朗传
                    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程郭董刘蒋刘传
    《三国志》 魏书_程郭董刘蒋刘传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桓二陈徐卫卢传
    《三国志》 魏书_桓二陈徐卫卢传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和常杨杜赵裴传
    《三国志》 魏书_和常杨杜赵裴传
                                    和洽字阳土,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洽独以"冀州土平民强,英桀所利,四战之地。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荆州刘表无他远志,爱人乐士,土地险阻,山夷民弱,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文帝纪
    《三国志》 魏书_文帝纪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一]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三]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明帝纪
    《三国志》 魏书_明帝纪
                    明皇帝讳叡,字符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一]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二]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三国志》 魏书_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三国志》 魏书_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武文世王公传
    《三国志》 魏书_武文世王公传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王卫二刘傅传
    《三国志》 魏书_王卫二刘傅传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邓张宗杨传
    《三国志》 蜀书_邓张宗杨传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人蜀,末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武帝纪
    《三国志》 魏书_武帝纪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一]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二]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嵩生太祖。                                 注[一]*[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诸夏侯曹传
    《三国志》 魏书_诸夏侯曹传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荀彧攸贾诩传
    《三国志》 魏书_荀彧攸贾诩传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                                 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魏书_任城陈萧王传
    《三国志》 魏书_任城陈萧王传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蒋琬费祎姜维传
    《三国志》 蜀书_蒋琬费祎姜维传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惧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黄李吕马王张传
    《三国志》 蜀书_黄李吕马王张传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先主传
    《三国志》 蜀书_先主传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