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三国志》 蜀书_后主传
    《三国志》 蜀书_后主传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霍王向张杨费传
    《三国志》 蜀书_霍王向张杨费传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三国志》 蜀书_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杜微字国辅,锌潼涪人也。少受学于广汉任安。刘障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举而致之。既致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王楼贺韦华传
    《三国志》 吴书_王楼贺韦华传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也。博览多闻,兼通术艺。始为尚书郎,去官。孙休即位,与贺邵、薛莹、虞汜俱为散骑中常侍,皆加驸马都尉。时论清之。遣使至蜀,蜀人称焉,还为夏口监军。                                 孙皓初。复入为常侍,与万彧同官。彧与皓有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刘二牧传
  • 《三国志》 蜀书_董刘马陈董吕传
  • 《三国志》 蜀书_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三国志》 蜀书_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吴范刘惇赵达传
    《三国志》 吴书_吴范刘惇赵达传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三国志》 蜀书_庞统法正传
    《三国志》 蜀书_庞统法正传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许麋孙简伊秦传
    《三国志》 蜀书_许麋孙简伊秦传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潘浚陆凯传
    《三国志》 吴书_潘浚陆凯传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杀之,一郡震辣。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人蜀,留典州事。                                 孙权杀关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是仪胡综传
    《三国志》 吴书_是仪胡综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改,仪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诸葛亮传
    《三国志》 蜀书_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关张马黄赵传
    《三国志》 蜀书_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陆逊传
    《三国志》 吴书_陆逊传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仪,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贺全吕周钟离传
    《三国志》 吴书_贺全吕周钟离传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众。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蜀书_二主妃子传
    《三国志》 蜀书_二主妃子传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 《三国志》 吴书_吴主传
    《三国志》 吴书_吴主传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三嗣主传
    《三国志》 吴书_三嗣主传
                                    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常谮太子和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 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为皇后。冬,权寝疾,征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并受诏辅太子。明年四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三国志》 吴书_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三国志》 吴书_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
    历史典籍
  • 《三国志》 吴书_吴主五子传
    《三国志》 吴书_吴主五子传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侯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权欲登读《汉书》,习知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