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三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三
    郡国志第二十三                 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牂牁越巂益州永昌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                                 --益州                                 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属国张掖居延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一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一
    天文志第十一                                 明十二章五和三十三殇一安四十六顺二十三质三                                 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斗,起天市楼,西南行,光照地。流星为外兵,西南行为西南夷。是时,益州发兵击姑复蛮夷大牟替灭陵,斩首传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二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二
    天文志第十二 桓三十八灵二十献九陨石                                 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 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
    郡国志第二十 颍川汝南梁国沛国陈国鲁国                                 --豫州                                 魏郡钜鹿常山中山安平河閒清河赵国勃海                                 --冀州                                 ◎颍川郡秦置。雒阳东南五百里。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一
    《后汉书》 郡国志第二十一
    郡国志第二十一                 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                                 --兗州                                 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                                 --徐州                                 ◎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祭祀志第九
    《后汉书》 祭祀志第九
    祭祀志第九 宗庙社稷灵星先农迎春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祫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余帝四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
    《后汉书》 天文志第十
    天文志第十 王莽三光武十二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八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八
    五行志第十八 日蚀日抱日赤无光日黄珥日中黑虹贯日月蚀非其月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郡国志第十九
    《后汉书》 郡国志第十九
    郡国志第十九 河南河内河东弘农京兆冯翊扶风                                 --司隶                                 《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灵帝纪第八
    《后汉书》 灵帝纪第八
    灵帝纪第八 孝灵皇帝讳宏,肃宗玄孙也。曾祖河间孝王开,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EA52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                                 建宁元年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祭祀志第七
    《后汉书》 祭祀志第七
    祭祀志第七 光武即位告天郊封禅                                 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著矣,故今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祭祀志第八
    《后汉书》 祭祀志第八
    祭祀志第八                                 北郊明堂辟雍灵臺迎气增祀六宗老子                                 是年初营北郊,明堂、辟雍、灵台未用事。迁吕太后于园。上簿太后尊号曰高皇后,当配地,郊高庙。语在《光武纪》。                                 北效在雒阳城北四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六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六
    五行志第十六 地震山崩地陷大风拔树螟牛疫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 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七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七
    五行志第十七 射妖龙蛇孽马祸人痾人化死复生疫投蜺                                 《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恒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人伐上之疴,则时有日月乱行,星辰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顺冲质帝纪第六
  • 《后汉书》 桓帝纪第七
    《后汉书》 桓帝纪第七
    桓帝纪第七 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                                 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礼仪志第五
    《后汉书》 礼仪志第五
    礼仪志第五                                 立夏请雨拜皇太子拜王公桃印黄郊立秋貙刘案户祠星立冬冬至腊大傩土牛遣卫土朝会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礼仪志第六
    《后汉书》 礼仪志第六
    礼仪志第六 大丧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                                 不豫,太医令丞将医入,就进所宜药。尝药监、近臣中常侍、小黄门皆先尝药,过量十二。公卿朝臣问起居无间。太尉告请南郊,司徒、司空告请宗庙,告五岳、四渎、群祀,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四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四
    五行志第十四 灾火草妖羽虫孽羊祸                                 《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五
    《后汉书》 五行志第十五
    五行志第十五 大水水变色大寒雹冬雷山鸣鱼孽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和殇帝纪第四
    《后汉书》 和殇帝纪第四
    和殇帝纪第四 孝和皇帝讳肇,肃宗第四子也。母梁贵人,为窦皇后所DADA,忧卒,窦后养帝以为己子。建初七年,立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三月丁酉,改淮阳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安帝纪第五
    《后汉书》 安帝纪第五
    安帝纪第五                                 恭宗孝安皇帝讳祜,肃宗孙也。父清河孝王庆,母左姬。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第之间。年十岁,好学《史书》,和帝称之,数见禁中。                                 延平元年,庆始就国,邓太后特诏留帝清河邸。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礼仪志第四
    《后汉书》 礼仪志第四
    礼仪志第四 合朔立春五供上陵冠夕牲耕高禖养老先蠶祓禊                                 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记施行威仪,以为《礼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汉书》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过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新女},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故《易》基《乾》、《坤》,《诗
    历史典籍
  • 《后汉书》 明帝纪第二
    《后汉书》 明帝纪第二
    明帝纪第二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                                 中元二年二月戊戌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