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汉书》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汉书》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汉书》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先是时,卫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汉书》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汉书》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汉书》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汉书》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
    《汉书》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汉书》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也。少时好侠,斗鸡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 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汉书》 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汉书》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传第五十五
    《汉书》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传第五十五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侍子,为郅支所杀,语在《陈汤传》。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 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四下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汉书》 卷六十四下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严安者,临菑人也。以故丞相史上书,曰: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汉书》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汉书》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徒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硃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汉书》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汉书》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商公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语在《外戚传》。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三 薛宣硃博传第五十三
    《汉书》 卷八十三 薛宣硃博传第五十三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吏。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从宣历行属县,还至府,令妻子与相见,戒曰:“赣君至丞相,我两子亦中丞相史。”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汉书》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 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少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四上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汉书》 卷六十四上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硃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汉书》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汉书》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阳,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莫不兴起,非贤人而能若是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汉书》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令为文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汉书》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晋中军随会奔魏,而司马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汉书》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
    历史典籍
  • 《汉书》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汉书》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阴侯为骑。 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 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者,臣山是也。臣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