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新唐书:志第二  礼乐二
    新唐书:志第二 礼乐二
    志第二  礼乐二六曰进熟。皇帝既升,奠玉、币。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各陈于内壝门外。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昊天上帝之俎,太官令引馔入门,各至其陛。祝史俱进,跪,彻毛血之豆,降自东陛以出。诸太祝迎馔于坛上。司徒、太官
    历史典籍
  • 新唐书:志第九  礼乐九
    新唐书:志第九 礼乐九
    志第九  礼乐九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而会。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太极殿,有司设群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展县,置桉,陈车舆,又设解剑席于县西北横街之南。文官三品以上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褒圣侯位于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于道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新唐书: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始封寿王。乾符三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僖宗遇乱再出奔,寿王握兵侍左右,尤见倚信。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渐,群臣以吉王长,且欲立之。观军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七  德宗  顺宗  宪宗
    新唐书:本纪第七 德宗 顺宗 宪宗
    本纪第七  德宗  顺宗  宪宗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讳适,代宗长子也。母曰睿真皇太后沈氏。初,沈氏以开元末选入代宗宫。安禄山之乱,玄宗避贼于蜀,诸王妃妾不及从者,皆为贼所得,拘之东都之掖廷。代宗克东都,得沈氏,留之宫中;史思明再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新唐书: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遥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恽,而恽母贱不当立,乃立遂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
    新唐书: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豫王。武后废中宗,立为皇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
    新唐书: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
    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母曰元献皇后杨氏。初名嗣升,封陕王。开元四年,为安西大都护。性仁孝,好学,玄宗尤爱之,遣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邢等侍读左右。十五年,更名浚,徙封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三  高宗
    新唐书:本纪第三 高宗
    本纪第三  高宗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皇后长孙氏。始封晋王,贞观七年,遥领并州都督。十七年,太子承乾废,而魏王泰次当立,亦以罪黜,乃立子治为皇太子。太宗尝命皇太子游观习射,太子辞以非所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一  高祖
    新唐书:本纪第一 高祖
    本纪第一  高祖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字叔德,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为幢
    历史典籍
  • 新唐书:本纪第二  太宗
    新唐书:本纪第二 太宗
    本纪第二  太宗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春秋左传: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哀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传】元年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六月丁巳,邾子华卒。晋荀吴帅师败狄于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成公(元年~十八年)
    春秋左传: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冬十月。    【传】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春秋左传: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九月辛酉,天王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文公(元年~十八年)
    春秋左传: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宣公(元年~十八年)
    春秋左传: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齐。六月,齐人取济西田。秋,邾子来朝。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晋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闵公(元年~二年)
    春秋左传:闵公(元年~二年)
    ◇闵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    【传】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桓公(元年~十八年)
    春秋左传: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    【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    【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三月
    历史典籍
  • 宋史通俗演义: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
    宋史通俗演义: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
    第一百回拥二王勉支残局安两宫怅断重洋却说帝显被虏,除全太后、福、沂二王及隆柄夫人、驸马都尉外,庶僚谢堂、高梦松、刘褒然暨三学生等皆从行。独太学生徐应镳,与二子琦、崧,及一女元娘,皆赴井殉难。太皇太后谢氏因病不能
    历史典籍
  •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十一年)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十一年)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隐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
    历史典籍
  • 宋史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宋史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第九十八回报怨兴兵蹂躏江右丧师辱国窜殛岭南却说帝显嗣位,尚未改元,元主忽必烈已谕诸将大举南侵,历数贾似道拘使败盟的罪状,谕中有云:自太祖皇帝以来,与宋使介交通。宪宗之世,朕以藩职,奉命南伐,彼贾似道复遣宋京诣我,请罢兵息
    历史典籍
  • 宋史通俗演义: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
    宋史通俗演义: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
    第九十九回屯焦山全军告熸陷临安幼主被虏却说会稽县尉郑虎臣,奉福王与芮命,愿充监押官。看官道是何因?原来虎臣父曾为似道所倾,刺配远方,虎臣久欲报怨,凑巧遇着这个差使,当然奉命维谨,遂往押似道启行。似道正寓建宁府开元寺中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