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莲华经译文:叙品第一
    莲华经译文:叙品第一
    白话佛经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叙品第一以下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 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
    佛经书籍
  • 莲华经译文:方便品第二
    莲华经译文:方便品第二
    白话佛经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方便品第二这时,世尊结束禅定,安详地告诉舍利弗说:“诸佛的智慧深奥无比,难解难入,所有声闻、辟支佛二乘之人不得知晓。为什么呢?因为佛之所以能成为佛,关键在于他曾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太虚大师讲述妙庄严王、即释尊时华德菩萨远劫之前身,夙具善根,中经一世著于邪见,几不能复闻佛法。赖其王夫人及二王子善知识胜缘之力,得以往听法华,重识本心,卒舍外道仍住正见。本品叙此,既显善友之力,亦显是经之力。以所叙皆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妙法莲华经讲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太虚大师讲述欲护佛法,必应护持是经;欲护持是经,必应劝人发心──对于是经,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礼拜、赞叹、及流通,为劝发心──故有此品。能劝发之人,为普贤菩萨。周遍含容为普,德慧妙善曰贤。此普贤菩萨,以法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妙法莲华经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太虚大师讲述一切众生,因有惑业,始和合相续现种种报身之苦相。而与乐拔苦,为如来大慈大悲之本愿,于是始有救诸苦难之如来事业发生。为救已发心持是经之众生,则有陀罗尼品。为救未发心持是经之众生,则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良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法莲华经讲解: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太虚大师讲述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以不思议之念慧为体,能以少文少义摄多文多义,功力殊胜。咒者、即总持之一,一字、一句皆离思绝议,超过数量,故又曰密咒;有时亦得名为陀罗尼。为护已发心持经者之厄难,故有此陀罗尼品。在禀命流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太虚大师讲述前两品为咐嘱流通,释尊之说已毕,故以嘱累品结之。自本品以下,为禀命流通,谓禀佛之命以流通此经也。共有六品,总分五节:本品为一节,妙音品为一节,普门品、陀罗尼品合为一节,妙庄严品为一节,劝发品为一节。若以嘱累品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太虚大师讲述此品在禀命流通中为第二节,而在全经品第中,则居第二十四。前品明药王自修苦行,得证六根常清净功德。此明远方菩萨来至本土,密化众生教行苦行,故有此品。前品已显药王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欲明从三昧所起之功用,取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太虚大师讲述序分及正宗分均已释竟,以下为流通分。共有八品:初二品──即神力、嘱累二品,为付嘱流通。以后六品,为禀命流通。此如来神力品,为付嘱流通之第一品;而在全经品第,则为第二十一。如来、指释尊及十方分身如来。变化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嘱累品第二十二
    妙法莲华经讲解:嘱累品第二十二
    太虚大师讲述流通分内,依经文次第,于如来神力品之后即为嘱累品,故在全经品第中,居第二十二。前品佛既显大神通,令众信受,此更以手摩诸菩萨顶,嘱咐流通。显受持是经者,即为佛力之所护持摄受。为明斯义,故有此品。胜妙力无上中,有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妙法莲华经讲解: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太虚大师讲述在明未满果章中,第一节为明傍随喜福果。凡随顺真能了解如实修行之人而喜者为傍随喜,福果即其功德,已于随喜功德品中释竟。第二节为明正依行福果,谓正依妙法如实修行之福果。释之者共有二品,首品即法师功德品,在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妙法莲华经讲解: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太虚大师讲述修行法师能得六根清净功德,已于法师功德品释明。但未知自昔以来,曾有证得此项功德之人与否?为显示此能行之人,故有常不轻菩萨一品。本品专明常不轻菩萨故事,既显受持是经一句一偈者,为妙法威力之所加持,能得登地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妙法莲华经讲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太虚大师讲述正宗分明一乘果中,首明已满果。共有二品:一为已释之如来寿量品,其次即分别功德品。在全经品第中,则为第十七。分别、即辨闻法者受益之浅深、多少、远近。功者、功行,德者、果德。此功德即由闻如来寿量所发生成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莲华经讲解: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太虚大师讲述一乘果中已满之佛果,前已释竟,以下明未满果。未满果者,即因中之果。释之者有三品,以随喜功德品为首,在全经品第中则居第十八也。随者、不违反之意,喜、即受心所中之喜受。根尘识三和合为受,即所领受之境,能领受之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妙法莲华经讲解: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太虚大师讲述正宗分明一乘之行,其第一章、明所行行已竟,兹明能行人,即明由修安乐行所成就之人也。释之者、为从地涌出品。在经品次第,则居十五。佛自久远劫来,所化成之菩萨,数量无上,功德无上,即佛化导巧妙之智慧无上。为示现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太虚大师讲述安乐行品及从地涌出品,一明所行之行,一明能行之人,均为总明一乘之行,今已释竟。而能行之人,即此无量诸菩萨众,兹欲明如来对此能行之人,于何而起教化,必须明不可思议之佛果功德。为明一乘之果,故先有此如来寿量品。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劝持品第十三
    妙法莲华经讲解:劝持品第十三
    太虚大师讲述明一乘境之中,共有三章:第一章、正明权实三根得记,第二章、叹人美法劝募持行,均已释竟。以下第三章,为禀命舍权持行实法。谓禀佛之教命,舍弃权说而奉持实法也。释之者,即为持品。持者、持于是经,使不忘失,不敝坏。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安乐行品第十四
    妙法莲华经讲解:安乐行品第十四
    太虚大师讲述乙二明一乘行 丙一所行之行 唐窥基法师玄赞科判中,计分三编:上编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三品,明一乘之境;前已释竟。以下为中编,专明一乘之行。在此编中、共有二品:首为安乐行品,释所行之行;次为从地涌出品,专释能行之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见宝塔品第十一
    妙法莲华经讲解:见宝塔品第十一
    太虚大师讲述本品文内详叙释迦如来与十方分身佛聚集,及三变净土等事。不仅见宝塔,而独以是为品题者,一、以众见宝塔生希有心,遂为开塔、变土、集佛等事之因缘、二、于说法华经处,令众生见多宝佛塔,又为多宝如来之本愿,故以见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妙法莲华经讲解: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太虚大师讲述此为叹人美法劝募持行章内之第三品。在全经各品中,则居第十二。提婆、天也,达多、授也;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乞于天而生,故名天授。他经记载佛与天授往劫之事颇多,大概天授对于佛之行事多所违害,正俗情之所谓冤敌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妙法莲华经讲解: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太虚大师讲述下根领记,首为满慈,次为憍陈如及五百弟子,再次即本品之学无学人,故此品居下根领记之第三。凡未证三果,或已证三果尚未证阿罗汉者,仍有地位应进趣学,名为有学。若已证四果,修习圆满无须修学者,名为无学。第三周授记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法师品第十
    妙法莲华经讲解:法师品第十
    太虚大师讲述本经序分──序品第一,为通叙一经之大意。自方便品以下八品,为正明权实,三根得记,兹已讲竟。本经显一乘之境,显一乘之行,及显一乘之果者。依玄赞科判,正宗分为十九品;实则方便以下八品,可谓为正宗分之正宗。盖自此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化城喻品第七
    妙法莲华经讲解:化城喻品第七
    太虚大师讲述正宗分为显一乘之境,有三周说法:其中法说利上根,喻说化中根,今已释竟;为利下根,乃说因缘,是为第三周说法因说利下根之缘起。此第三周因说利下根,共分四节,其第一节为佛正喻化,释之者即此化城喻品。本品经文分二:一曰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妙法莲华经讲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太虚大师讲述每周之中,均具四事:首说法,次领解,次述成,次即授记。第三周佛说因缘已竟,下根即须领记,故有此品。此品受记非止一人,满慈及千二百人皆同得记。若以总数言,应名千二百阿罗汉受记品。若以受记之班首言,应名富楼那弥多
    佛经书籍
  •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草喻品第五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草喻品第五
    太虚大师讲述第二周说法中,第一节如来喻化、及第二节中根领悟已释竟,兹释第三节佛重述成。即佛重述前所未尽之义,再伸引证,俾共了解也。成此义者,为药草喻品。方便品为上根正说法相,而鹙子当下即能领悟斯法,故曰如来法说、鹙
    佛经书籍